【干貨分享】燃氣技術總結(內附:設備安裝、室內管道、室外管道要點),一定有你需要的
1.燃氣表裝置的設計原則
1)設置部位,應盡量靠近干、支管,要便于施工、維修、調表和抄表,并需進出方便。
2)大型燃氣表在室內時,應選擇通風良好之處或設置在單獨的房間內,裝在室外應采取保護措施。
3)在下列場所嚴禁裝置燃氣表:臥室、浴、暗、更衣室及廁所內、易燃燃爆品堆積處,機要室和人員不便以及不宜進入的場所,有腐蝕性、氣、液體、潮濕及有放射性超出安全量的場所有礙于工作的場所,電氣電表間、地下室、鍋爐房低于5攝氏度或經常高于40攝氏度的場所。
4)對于采用硬鑲及鉛管鑲接的燃氣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5)燃氣表掛裝時,其表底高度應高出室內地坪1.8米,高低的允許幅度分別為200和100毫米,3米3/時以上的表底設計鐵架支撐。家庭用燃氣表掛裝于同一側墻面時,表與表之間的凈距應不小于100毫米,呈直角掛裝于兩側墻面時,兩表內側離墻距離應不小于700毫米。煤氣表與炒菜灶、大鍋灶等灶具間的水平凈距應不小于1.0米。燃氣表與正在使用的煙囪間的水平凈距應不小于1.0米。
6)安全距離:與電氣刀閘開關、電表盤等電氣設備凈距離應在0.6米以上;與灶臺板邊緣的水平凈距不小于0.3米,有的要超過0.5米以上,與煤火爐的垂直凈距應保持1.0米,與相鄰的燃氣表的間距須保持0.15米;裝在房間高度不小于2米的專用廚房內,,表底離地面應大于1.6米。表安裝后要求橫平豎直,不得歪斜或有掉下來的危險。表背面不得緊貼墻壁,應有0.1-0.3米的凈距。當裝在燃氣灶具的上方時,其與燃氣灶的水平凈距不得小于30厘米。
7)表前閥額定流量在3米3/時以下的家用燃氣其表前閥門采用接口式旋塞。
8)灶前閥用鋼管與灶具硬連接時,可采用接口式旋塞。用膠管與灶具軟連接時,可用單頭或雙頭燃氣旋塞(燃氣嘴)。
9)隔斷閥為了在較長的燃氣管道上,能夠分段檢修,可在適當位置設隔斷閥。在高層建筑的立管上,每隔六層應設置一個隔斷閥,一般選用球閥,閥后應設有活接頭。
2.燃氣灶具安裝部位要求
1)燃具與電氣設備的水平凈距應不小于500毫米
2)對其他易燃結構的墻面必須采取隔熱防護措施。
3)軟管不準穿越墻壁,軟管的兩端應用緊固件固定。
4)單眼灶設置部位的地坪面積不小于850*400厘米。設于走廊、陽臺處凈面積不應小于600*600毫米,在窗口附近時,灶面應低于窗口200毫米。
5)采用硬連接安裝眼灶,鋼管直徑不小于DN15毫米,并用活接頭連接,保持水平。采用軟連接安裝雙眼灶,鋼管與膠管連接處應有節門控制;膠管長度不超過2米,中間不許有接頭,膠管應耐油,膠管連接口應用管卡或鎖母固定;膠管不得穿墻、門、窗。兩個雙眼灶并排安裝,其凈距應大于0.4米。兩單眼灶凈距應大于0.15米。灶具距離墻不應小于0.2米,與對面墻不應小于1米。
6)公共單位大鍋灶的高度一般不高于600-700毫米。
7)兩臺鍋子以上的鍋灶,其兩鍋邊的凈距應不小于200毫米。
8)大鍋灶與磚砌炒菜灶,其鍋邊與鍋框的凈距一般不小于350毫米。
9)大鍋灶與湯鍋灶,其兩鍋邊的凈距一般不小于300毫米。
煙囪與屋脊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5米,煙囪應高出屋脊500毫米。在任何可情況下,煙囪必須高出屋面500毫米。
3.燃氣熱水器的安裝
1)燃氣表的出口裝出三通,熱水器前應裝有閥門,閥后一般采用鋼管與熱水器連接。設置其的房間應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風,房高不低于2.6米。熱水器應設置在牢固的墻上,底部離地面不小于1.2米,應設有煙囪排除廢氣,或設置內外通風管。直接排氣式熱水器嚴禁安裝在浴室內;煙道排氣式熱水器和平衡式熱水器可安裝在有效排煙的浴室內;安裝煙道排氣式熱水器的房間,房門和墻的下部應設截面積不小于0.02立方米的面積,或在門與地面之間留有高度不小于30毫米的間隙,以便進風。
2)熱水器與對面墻壁之間應有不小于1米的通道。
3)設置熱水器的房間的高度應大于2.4米。
4)熱水器的房間棉高度以其觀火孔與人眼相齊為準,一般距地面1.2-1.5米。
5)熱水器與燃氣表、灶及電器設備水平凈距不小于300毫米,其上部不應有電力明線,電器調設備和易燃物。
6)熱水器的用氣管管徑不得小于熱水器燃氣進口直徑。
4.調壓站的安裝與要求
1)公稱直徑13-20毫米的管道,距墻凈距10-15毫米,公稱直徑25-50毫米的管道距墻凈距為20毫米,管道應坡向調壓站內豎向管道。
2)調壓站可設在道路邊,街坊內、廣場和綠化帶等處。盡量避開城市繁華地段,遠離明火。
3)調壓器一般安裝在地上單獨的建筑物(調壓室)或調壓箱內。當環境許可時,可設置在露天。當受限制時,進口壓力為中壓可低壓的調壓可設置在地下單獨的構筑物內,但需加強安全措施。
4)單獨用戶的專用調壓器,當其進口的燃氣壓力為中壓或低壓時,可設置在與用氣建筑物毗連的建筑物內。該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應不低于二級,并用防火墻與用氣建筑物隔開等。
5)當中、低壓調壓器進口管道的公稱直徑小于或等于50毫米時,可安裝在用氣房間的通風良好處。
6)在調壓器燃氣入口處宜安裝過濾裝置及清除雜質的裝置。
7)調壓器作用半徑的確定:每只調壓器所能供應的范圍(供氣面積);調壓器在最低進口壓力時的有效通過能力;在相鄰調壓器事故情況下擴大供氣需要;調壓器室和管道投資應是最低。
5.調壓箱的設置
1)落地式調壓箱的箱底距地坪高度宜為30厘米,可嵌入外墻壁或置于庭院的臺上;調壓箱的安全放散管管口距地面的高度不應小于4米。
2)懸掛式調壓箱的箱慮地坪的高度宜為1.2-1.8米可安裝在用氣建筑物的外墻壁上或懸掛于專用的支架上。
3)調壓箱到建筑物的門、窗或其他通向室內的孔槽的水平凈距應不小于1米,且不得安裝在建筑物的門、窗及平臺的上、下方墻上。安裝調壓箱的墻體應為永久性的。
6.當燃氣燃燒設備與燃氣管道為軟管連接時,其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家用燃氣灶和實驗室內的燃燒器,其連接軟管的長度,不應超過2米,并不應有接口。
2)工業生產用的需要移動的燃氣燃燒設備,其軟管連接的長度不應超過30米,接口不應超過2個。
3)燃氣用軟管應采用耐油橡膠管。
4)軟管與燃氣管道、接頭管、燃燒設備的連接處應采用壓緊螺帽(鎖母)或管卡固定。
5)軟管不得穿墻、窗和門。
二、室內管道篇
1.室內管道設置要求
1.燃氣室內管道,不應敷設在易燃易爆的場所或倉庫、配電間、變電室、電纜溝、煙道和風道等處。
2.當必須敷設在潮濕或有腐蝕性介質的場所時,必須采取特別防腐措施。
3.當燃氣管道需穿過臥室、浴室時,必須采用焊接連接,并設有套管(套管的長度應超出穿越部位兩端30-50毫米,且套管在穿越部位內無接口)。但燃氣管不得敷設在臥室和浴廁內。
4.室內燃氣管道應明管敷設,當建筑物或工藝上有特殊要求時,可敷設在帶有蓋板和通風孔的管槽、管溝或建筑物的設備層、管道井及可拆卸的吊平板頂等處。明設時,管道應橫平豎直,水平管應有0.003的坡度,分別坡向立管或灶具,不準發生倒坡和凹陷。
5.室內燃氣管道坡度(不應小于0.003或不低于0.01)小口徑坡向大口徑,支管坡向干管,必要時設集水管集水(集水管可采用與管道口徑相同的,長約300米的短管,下端加管塞,管道不得坡向燃氣表,橫向同口徑管道應坡向集水管,高層建筑內的燃氣管道應設置自動切斷閥門,泄漏警報器和送風系統等的自動切斷連鎖裝置,25層以上建筑宜設燃氣泄漏集中監視裝置和壓力控制裝置等安全設施。
6.與其他管道共同敷設時,其凈距應滿足下列要求:
呈水平平行敷設時,凈距一般不小于100毫米。
呈豎向平行敷設時,凈距一般不小于50毫米,呈交叉敷設時,凈距應不小于10毫米。
7.當穿越樓板時,應設置在套管中,套管的上端應高出樓板80-100毫米,下端應與樓板平齊。套管與煤氣管之間的空隙應用瀝青和油麻填實。
8.多只灶具并列設置時,分支管的間距不得小于900毫米。
9.室內燃氣管道與墻面的凈距:當管徑小于25毫米,不少于30毫米,管徑在25-50毫米時,不小于50毫米,管徑大于50時,不小于70毫米。立管安裝時,距墻角的垂直投影距離不小于300毫米,距水池不小于200毫米。燃氣管道與電纜引入管的進線箱水平距離不小于30厘米;與明裝或暗裝電線的水平間距均不小于10厘米;與明裝或墻內的閘箱、表盤、接線盒的水平間距不小于10厘米。與明裝或有暗裝電線交叉凈距不小于3厘米;禁止在裝有電纜的總溝道內敷設燃氣管道。
室內燃氣管道閥門的設置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燃氣表前、用氣設備和燃燒器前、點火器和測壓點前、放散管前、燃氣引入管上。
2.進戶總閥門安裝
位置:應設在室內,對重要用戶還應在室外另設閥門。地上低壓燃氣引入管的直徑小于或等于75毫米時,可在室外設置帶絲堵的三通,可不設閥門,閥門一般設置在室內距地面300-500毫米的水平短管上,短管兩端均有帶絲堵的三通,分別與引入管和室內立管相連。因廚房面積太小,不宜設水平短管者,可將閥門裝在立管上,距地面1.5米左右。管徑在40-70毫米時,選用旋塞閥或球閥,絲扣連接,閥后加設活接頭,管徑大于80毫米時,選用法蘭閘閥,閥門一般裝在水平管上,水平管兩端用帶絲堵的三通,分別與穿墻引入管和戶內立管相連。
3.水平干管
在北方地區,水平干管一般裝在二樓,通過門廳及樓梯間,安裝高度距地面不低于2米,穿墻部分燃氣管道不允許有接頭,管道外有穿墻套管。每間隔4米左右裝一個托鉤,每過一個自然間或長度超過10米時,應設一個活接頭,管道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水平干管中部不能有存水的凹洼地方。水平干管距房頂的凈距不小于150毫米。
4.水平支管
通過水平支管,立管中的燃氣分流到各廚房,其管徑一般為15-20毫米,用三通與立管相連,水平支管距廚房地面不低于1.8米,上面裝有燃氣表及表前閥門。每根水平支管兩端應設托鉤。水平管除兩端設托鉤外,管徑≤25毫米時,每2米增設一個,管徑為30-100毫米時,每3米增設一個,管道彎頭附近和長度超過1米的接灶水平管上應增設一個。
5.下垂管
水平支管與灶具之間的一段垂直管線叫下垂管。其管徑為15毫米,灶前下垂管上至少設一個管卡,若下垂管上裝有燃氣管嘴時,可設兩個卡子。
三、地下管道篇
1.埋深要求(路面至管頂)
1、埋設在車行道下時,不得小于1.0米
2、埋在非車行道下時(含人行道),不得小于0.7米
3、埋設在機動車不可能到達的地方時,不得小于0.6米
4、埋設在水田下時,不得小于0.9米
注: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護措施后,上述規定可適當降低。
2.與地下其它管道之間的間距(見表)
表1 聚乙烯管道與建筑物、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水平凈距(m)

表2 聚乙烯管道與構筑物或相鄰管道之間的垂直凈距(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