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資訊2020年第20期(總第380期)
供 氣:今年供暖季天然氣供需平衡情況總體好于往年
貿 易:新奧股份實現浙江省最大氣量上下游直接交易項目成功落地
浙 江:全國首張省域智能管網2022年有望在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建成
杭 燃:“匠”往未來 ——第三屆“能源與文化”論壇在杭州召開
氫 能:共結氫緣,賦能未來
資 訊:國際LNG交易情況
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
匯編 |
今年供暖季天然氣供需平衡情況總體好于往年
10月20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總體看,天然氣資源供應比較充足,供需平衡情況總體好于往年。但是,考慮到今年12月份和明年1月份用氣高峰期,局部地區、局部時段有可能出現供應偏緊的情況。此外,受大范圍持續極寒天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保供工作仍然面臨一定壓力。
孟瑋表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從三方面全力做好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
一是確保供應穩定。重點是緊盯產供儲銷各個環節,加大工作力度。在生產方面,組織主要油氣企業加大資源籌措力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保障國內氣田穩產增產,推進進口來源多元化。在供氣方面,指導國家管網公司做好管網設施運行計劃安排,保障重點管網和互聯互通工程建設按期投產,保障天然氣供應和輸送的穩定。在儲備方面,目前地下儲氣庫等儲氣設施已經實現能儲盡儲,為保供作了充分的資源準備。供暖季期間,將根據供需情況變化,合理安排采氣計劃,保障調峰需要。在銷售方面,重點是督促企業嚴格按照合同保障供氣,維護供需雙方合法權益。
二是保障重點對象。堅決支持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大對北方清潔取暖7個省市資源供應支持,保障有序的“煤改氣”用氣需要。加大對北方地區重點區域、重點用戶的供應保障力度。督促各地繼續將燃氣公交車、出租車等納入民生用氣保障范圍。
三是加強應急保障。督促各地和相關企業,針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極端情形,細化應急保供預案,并加強對供氣設施的安全檢查。組織地方和企業進一步完善每天3億立方米的非居民可中斷調峰用戶清單,必要時有序啟動,確保民生等重點用氣需求。
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230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6%。
(來源:新華社)
【主持者言】
據報道,從全國范圍來看,天然氣資源供應比較充足,供需平衡情況總體好于往年。但立足于杭州,之前浙能集團已經對省內部分城燃企業啟動了天然氣限供措施,12月、1月用氣高峰來臨的時候,杭燃集團保供壓力依然很大。因此應提早謀劃氣源采購問題及保供方案,使杭城百姓可以正常用氣。
新奧股份實現浙江省最大氣量上下游直接交易項目成功落地
10月25日上午8時,浙江省最大氣量上下游直接交易項目成功落地,新奧股份通過浙江省天然氣管網把舟山天然氣資源輸送給紹興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紹興天投”)。
此次合作,新奧股份將向紹興天投每天輸送約400萬方的天然氣,紹興天投年用氣量約15億方,這也是新奧股份重大資產重組后首個大型城燃供氣項目。
浙江省積極推動天然氣體制改革,創新推廣天然氣上下游直接交易模式。紹興天投作為全省用氣量最大的城燃企業,用氣量達到全省30億方試點氣量的50%,受到了省、市兩級政府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紹興天投承擔著紹興市主要經濟區域的氣源供應,產業發展以印染紡織等外貿企業為主,對氣源保供、管輸合同委托、儲氣能力服務、計量操作等商務和操作執行具有嚴格要求。
在省、市兩級政府的指導下,特別是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和紹興市發改委大力推動,浙能集團給予充分支持,新奧股份依托舟山LNG資源,深入洞察城燃客戶需求,創新合作模式,最終實現成功合作。
新奧股份與紹興天投上下游直接交易的成功落地,為促進浙江省天然氣體制改革、推動全省天然氣上下游直接交易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浙江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貢獻力量。
接下來,新奧股份將繼續在浙江各級政府的指導下,遵循客戶牽引、持續創新的理念,與生態伙伴密切合作,充分發揮新奧舟山LNG接收站的支點作用,為浙江市場提供有競爭力的天然氣產品組合。
(來源:新浪財經)
【主持者言】
在油氣改革的大背景下,天然氣上下游直接交易是必然的發展趨勢。本次新奧股份與紹興天投上下游直接交易的成功落地符合油氣改革潮流,對于城燃企業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價值。杭燃集團在未來應積極研究多種供氣模式和貿易方式。在市場化的環境下爭取到更加優惠的氣源,為杭城百姓帶來實惠,同時促進公司發展。
全國首張省域智能管網2022年有望在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建成
作為浙江省能源的主力軍、能源合作的主平臺,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浙能集團”)與時代發展同步,與開放大局同頻,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聚焦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建設,以大格局、新思維來謀劃發展,努力在數字能源建設上下功夫,著力打贏科技興業攻堅戰。
浙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童亞輝指出,在轉型升級道路上,要實現產業數字化、管理信息化,要建成智慧電廠群,利用自主研發的光纖振動預警系統、智能巡檢機器人、無人機智能巡線等技術,實現天然氣管網和130個站點智能化改造,用科學技術來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天然氣管道上方地面,一臺挖機正在進行違章作業,與管道并行鋪設的光纖振動預警系統即可感知震動信號,并自動預警,實時將精準識別到的地點坐標發送至無人機,搭載圖像識別設備的無人機接到信息后立即自動從站內機場起飛,到達后將現場情況實時傳輸至智慧管網平臺,進而指揮巡檢人員到達現場采取行動予以制止。這是記者近日在浙江省級天然氣管網調控中心看到的智慧管網風險預警響應處理場景演示。“這樣的多系統聯動,大大提高了管道遭遇災害、破壞和占壓時報警的及時性和現場風險管控能力。特別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光纖振動預警系統,采用先進算法完成挖機、車輛等的識別,檢測準確率高達85%以上。”浙能集團所屬浙江浙能天然氣運行有限公司(下稱“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滕衛明向記者介紹。
而這只是浙能集團智慧管網近期建設成效的一角。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17年起,浙能集團以深入落實“數字浙江”戰略為抓手,全力打造“數字浙能”體系,其中,以構建天然氣智能運輸體系為目標的智慧管網項目取得重大成果,省域智慧管網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后續,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還將加快光纖振動預警系統的產品(服務)轉化,向油氣管道、光纖運營等企業推廣;同時拓展光纖預警技術研發,延伸光纖測溫、測應力技術,重點向泄漏檢測、區域安防、地質災害預測等場景推廣。
而在管道巡護模式改革方面,近期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將在無人機巡線技術、AI技術與光纖預警系統實現聯動的基礎上,通過示范應用,不斷優化,盡快實現常態化巡檢。“我們計劃首先在山區段管線替代人工巡查,并逐步向全網推廣。”浙能天然氣運行公司科創中心主任錢濟人指出。
預計到2022年,浙江省智慧管網將有望全面建成。屆時,浙江省級管網運行管理模式將實現“五大轉變”,即管道資料由分散、紙質向集中、數字化轉變;風險管控模式由被動向主動轉變;運行管理由人為主導向系統智能轉變;資源調配由局部優化向整體優化轉變;管道信息系統由孤立分散向集中集成轉變。
一個“空、天、地”一體化全方位監控的“天羅地網”即將在浙江省誕生,天然氣管網本質安全將得以真正實現,從而為省域天然氣管網生產運營提供“浙能樣板”。
(來源:中國能源報)
【主持者言】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保障天然氣管網的安全是燃氣行業發展的方向。浙能集團打造智能管網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在未來杭燃集團也將通過建設“云上燃氣”、建設管網數字化平臺和建設5G搶修指揮系統等多種手段在杭城打造智能化的燃氣管網系統,保障城市用氣安全。
“匠”往未來
第三屆“能源與文化”論壇在杭州召開
2020年是杭州城市燃氣發展46周年。10月30日,第三屆“能源與文化”論壇之“匠”往未來在杭州召開。來自國內外百余名專家、學者等圍繞“懷匠心、踐匠行、出匠品、做匠人”展開交流探討。
杭州市燃氣集團工匠代表楊國華、沈衛國、鐘奇、丁榮榮作“為匠”主題報告;港華集團高級副總裁、蘇浙區域總經理周衡翔深入解讀“能工巧匠”;杭州市總工會二級巡視員、市勞模工匠協會副會長翁正營講述“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德國威能集團亞太區集團總監JeroenSterel(杰諾恩?斯特雷爾)介紹“百年威能、百年匠心”;北京燃氣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原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執行所長白俊作“工匠精神的國際比較”主旨交流;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浙江大學哲學博士孫善春圍繞“道技合一,工匠本質”進行交流。浙江省社科聯原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浙江省政治學會會長、省政府咨詢委員藍蔚青和中央電視臺特約評論員、浙江省文化藝術智庫專家俞柏鴻作主題分享。
論壇上,還進行了《浙江省城市燃氣發展史話》書冊首發;杭州綠色能源體驗中心綠色藝術會客廳揭牌;綠色義工田舍郎先生向杭州綠色能源體驗中心贈送“溫度歸來”主題組畫暨“風起百善”畫展揭幕等活動。
(來源:杭燃集團)
【主持者言】
自2018年以來,杭州市燃氣集團連續3年開展“能源與文化”論壇活動。今年以“‘匠’往未來”為主題,不僅契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更體現了公司對杭燃工匠以及工匠精神的重視。 “以文鑄魂、以文興業”,能源與文化論壇有效激發員工使命感、凝聚員工歸屬感,加強員工責任感,實現員工獲得感,對保障公司團隊穩定,激發企業活力,推動杭城綠色能源事業健康發展,促進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共結氫緣,賦能未來
2020年10月16日,中國城市燃氣氫能發展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一屆氫能學術會議,在佛山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位能源界專家,企業領袖,科研院所代表和行業精英匯聚一堂共議氫能產業創新發展之路。
本次會議吸引了70余家燃氣及市政工程和設計類企業、30余家氫能產業領域企業、10余家石油及化工企業以及其他投資類、裝備類企業。
會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執行理事長李建勛、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廣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錳分別致開幕詞,希望中國城燃氫盟未來能夠進一步為燃氣領域氫能發展提供優質資源,積極助力城燃行業的轉型升級與創新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聯盟理事長尹祥發表講話。他指出,佛山市作為全國氫能領域的引領者之一,擁有完善的政策體系和領先全球的產業規模,佛燃能源在能源轉型背景下由于內在升級需求,正積極探索氫能新興產業的發展思路。同時他表明,中國城燃氫盟將致力為聯盟成員打造面向氫能產業發展的技術創新服務平臺,促進行業人才水平與能力的提升,實現城市燃氣行業企業在氫能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聯盟成立大會之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劉科,佛燃能源總裁黃一村,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景春梅等人分別做中國氫能發展主題演講。繞城燃行業與氫能產業的融合、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及政策等話題進行了經驗與技術分享。行業專家們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見,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氫能發展“思想盛大”。
【主持者言】
杭燃集團作為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受邀參加此次盛會。氫能產業的發展為城燃企業轉型提出了新的機遇。公司將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力量,并付諸實踐和行動,在國家能源變革中敢為人先,把握機遇,在推動向氫能方向拓展的同時,發揮自身優勢為全國氫能產業發展貢獻力量,同時博采眾長,及時掌握國家氫能發展動態,了解最新政策導向,提升公司氫能產業技術儲備,為公司在前沿產業的布局和戰略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信息
十月下旬全國 LNG 周均價為 3174.34 元噸,較中旬價格上漲 322.46 元 噸,環比上漲 11.31% 。其中,接收站出廠均價 3107.72 元噸,價格上漲 295.11元噸,環比上漲 10.49%;工廠出廠均價為3101.87 元噸,價格上漲 233.85 元噸,環比上漲 8.15% 。
從LNG價格走勢分析,全國 LNG 均價上漲明顯,接收站和工廠價格都有上漲。具體分析來看:一是臨近北方供暖季, LNG 市場心態表現積極,下游終端積極備貨補庫,上游工廠及接收站出貨順暢,部分接收站幾乎處于滿負荷出貨狀態;二是10 月下旬( 10 月 20 日 8:00 至 10 月 31 日 8:00 ,共 11 天)西北中石油線上競拍交易基準價上調 0.1 元 立方米至 1.38 元 立方米,工廠生產成本增加,助推價格上揚;三是近期東北亞現貨到岸價格也是一路上漲,接收站進口成本提高。綜合影響下,本周全國 LNG 價格延續上行走勢,且漲勢比較明顯。
編 審:嚴益劍 評論主持:喬珩、徐衛、崔爽、王丹超
|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0號 網址:http://www.hzgas.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