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資訊2021年第8期(總第392期)
專 家: 實現“雙碳”目標,天然氣擔當關鍵角色
同 行: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簽署氣源協同框架協議
貿 易: 天然氣線上預售交易!上海、重慶兩交易中心同時開啟新模式
杭 燃:“共創”是目標,“共享”是路徑,“共贏”是智慧
資 訊: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信息
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
匯編 |
實現“雙碳”目標,天然氣擔當關鍵角色
4月15日,北京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國際燃氣聯盟(IGU)2022-2025年主席、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執行理事長李雅蘭出席第三屆中國液化天然氣發展論壇并致辭表示,天然氣既是替代煤炭、實現“清潔化、低碳化”最現實的選擇,又是可再生能源的終身伴侶,是促進“碳中和”的關鍵能源。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天然氣將發揮重要作用。要重視碳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把二氧化碳作為一種資源來對待,通過對碳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推廣,挖掘二氧化碳的價值,把二氧化碳從負擔變成資源。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向全世界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的中央財經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李雅蘭認為,中國在實現碳中和的道路上,將經歷能源“清潔化、低碳化、中和化”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不是完全分割的,在“清潔化、低碳化”的同時,也要同步進行“中和化”。天然氣既是替代煤炭、實現“清潔化、低碳化”最現實的選擇,又是可再生能源的終身伴侶,是促進“碳中和”的關鍵能源。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天然氣將發揮重要作用。
“要把二氧化碳作為一種資源來對待,通過對碳綜合利用技術的研究、推廣,挖掘二氧化碳的價值,把二氧化碳從負擔變成資源。”李雅蘭認為,落實“雙碳”目標的本質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準確的說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強度,或者是將排出來的二氧化碳儲存或利用起來。一種處置二氧化碳的思路是用“切除、封堵”的辦法,將二氧化碳打入地下、封存起來。實踐證明,這種辦法成本高、效果不理想,并未得到廣泛認可。另一種思維是用中醫疏導治療的思路來解決問題。呼吁在解決氣候問題時,要特別重視碳利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能源需求受到很大影響,同比下降5%,其中煤炭下降4%、石油下降9%、天然氣僅下降2.5%。而LNG需求逆勢增長、成為能源市場中難得的亮點,貿易量同比增長了約2%,展現出極強的韌性和靈活性。
李雅蘭介紹,在消費市場,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全球天然氣市場已經開始復蘇。預計2021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將實現2.8%的增長、增量超過1100億立方米。LNG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今年,全球LNG貿易增速將達到3%。從長期看,到2040年,全球LNG需求量將從3.6億噸增長到7億噸。在投資市場,全球LNG項目投資在2019年實現了創紀錄的增長,雖然去年有所停滯,但隨著市場復蘇,投資者的信心正在迅速恢復。今年二月份,卡塔爾石油公司宣布Qatargas擴建項目進入FID階段,該項目是全球LNG行業有史以來產能最大的擴建項目,合計新增產能3200萬噸,本次FID為全球LNG市場注入了新動能。
從總體上看,全球天然氣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保持穩定,有利于進一步加快下游市場的開發、擴大消費。
在中國市場,過去一年,面對疫情、極寒天氣等重大考驗,中國燃氣行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2020年國產氣產量連續第四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國家管網公司全面接管三大石油公司油氣管道資產及人員、正式并網運營,標志著油氣運營機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第一次擔負全國天然氣保供協調主體責任的國家管網公司,經受住了持續低溫天氣的考驗,科學調度、精準施策,圓滿完成保供任務;廣大城市燃氣企業,戰疫情、斗嚴寒,確保了城市燃氣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2020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2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2%,國產氣產量達到188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10%。去年我國進口了來自24個國家的LNG,進口總量達到940億方、同比增長11.5%。我國擁有的LNG接收站數量已達22座,接收能力近9000萬噸。
李雅蘭表示,2021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增速預計將達到8%;整個“十四五”期間,年均增速將達到6-7%,到2025年,消費量將達到4200-4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占比將超過10%,中國有望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天然氣消費國。中國將在“十四五”期間成為全球第一大LNG進口國,“十四五”末LNG進口量將超過1100億立方米,我國將建成30余座接收站,接收能力將近2億噸。
(來源: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主持者言】
李雅蘭董事長在本次大會致辭中充分說明了天然氣的應用對于“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她介紹了全國天然氣行業的發展情況,提出天然氣既是替代煤炭、實現“清潔化、低碳化”最現實的選擇,又是可再生能源的終身伴侶,同時特別強調了碳利用技術。
近幾年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即便在疫情之下全國天然氣消費量也在穩步提升。這為杭州市燃氣集團的發展堅定了信心。公司將順勢而為在擴大天然氣消費、增進LNG貿易量方面持續發力。同時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關注新的技術革命,并按實際情況,嘗試開展碳利用相關技術的應用研究。
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簽署氣源協同框架協議
4月13日,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舉行氣源協同框架協議簽訂儀式。港華燃氣執行董事暨營運總裁紀偉毅、港華燃氣高級副總裁周衡翔、蘇州港華總經理吳炯及上海燃氣總裁臧良,副總裁陳成,資源與大客戶部、辦公室負責人共同出席簽約儀式。
2020年,上海燃氣通過“混改”增資的方式,引入港華燃氣作為其戰略合作伙伴。增資后,港華燃氣將持有上海燃氣25%股權。雙方約定未來將按照對等投資原則,推進“交叉持股、雙向進入”。此次簽約是繼去年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之后雙方進一步深化合作的延續。
根據本次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勢,進一步深化合作,抓住國家管網成立的機遇,通過國家實施“X+1+X”能源戰略改革,“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基本要求,共同將多氣源和國際化的資源通道合力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上海燃氣將依托洋山港、五號溝液化天然氣等資源設施,在國家管網集團“X+1+X”政策指導下,為港華燃氣各區域提供氣源供應及調度需求,實現雙方資源深度融合。港華燃氣將依托上海燃氣在長三角的資源優勢,通過江蘇省、浙江省城市燃氣項目企業作為首批下載試點進行合作,進一步延伸資源采購和市場銷售拓展等方面的合作。
隨著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合作的深入,后續雙方將持續擴大合作范圍,進一步將天然氣供應及采購模式拓展至港華燃氣蘇浙區域其他城燃公司及其他經營區域。
(來源:港華燃氣)
【主持者言】
回想上個月底,申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道達爾簽署約束性合作協議,共同擴大液化天然氣市場。本月申能集團所屬的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簽署氣源協同框架協議。在油氣改革的背景下,申能集團積極與各方開展合作,聚焦“X+1+X”中兩個“X”,謀求快速發展。杭燃集團也可嘗試此種發展思路,多方合作,互利共贏,對上與上游公司開展廣泛合作,對下在合作的基礎擴展用戶市場。
天然氣線上預售交易!上海、重慶兩交易中心同時開啟新模式
2021年4月21-29日,中石油天然氣銷售東部分公司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東部地區2021年6-11月以及2022年2-3月管道氣預售交易,涵蓋范圍包括東部的五省一市:河南、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山東。預售階段交易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萬分之零點九,單邊收取賣方;轉讓階段交易手續費為交易總金額的萬分之五,雙邊收取。氣源為進口天然氣,氣量通過管道運輸方式進行氣態交付(日提取量為交付量除以交收期限的天數)。參與用戶共224家,線上交易掛牌價格以上海為基準點。4月21日當日成交24筆。
2021年4月22-23日,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分公司通過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開展北方地區2021年6、7月管道氣預售交易,涵蓋范圍包括北方的五省兩市: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北京、天津。預售階段交易手續費為交易金額的萬分之零點八八,單邊收取賣方;轉讓階段交易手續費為交易總金額的萬分之五,雙邊收取。本次交易氣量通過管道運輸方式進行氣態交付。參與用戶共109家,線上交易掛牌價格以北京為基準點。4月22日當日成交213筆。
訂單預售后可在滿足管輸條件的前提下進行轉讓,價格由市場定價,為我國天然氣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保供、穩價、鎖量的新交易模式。管道氣預售是中石油順應我國油氣市場化改革趨勢,成為供應商、托運商角色的積極探索。
預售交易是國家政策支持倡導的新模式,也為上海市政府所重視。2016年9月,商務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推進商品交易市場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商建函〔2016〕755號),其中主要任務第五部分明確提出:“鼓勵生產資料市場加強與生產企業對接,開展大宗類商品預售服務;推動整合中小企業對大宗類商品的消費需求,將有效訂單組織起來實現規模化按需生產。通過定制化服務推進以銷定產、以銷定進,穩定產銷關系,減少社會庫存,降低經營成本。”
2018年7月,上海市政府發布《上海市貫徹落實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重大舉措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行動方案》,該方案第26條明確提出:“支持大宗商品現貨市場開展提單交易、預售交易和信用證結算等試點,研究推進期現聯動發展。”
之后的2019年3月,上海市政府在《本市貫徹<關于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實施方案》也明確“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國際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建設,支持開展提單交易、信用證結算、預售交易等試點,與上海期貨交易所探索倉單互認等聯動模式。”
重慶交易中心:管道天然氣倉單交易模式
重慶交易中心就開展管道天然氣中遠期倉單一次交易分別在2021年4月16日和2021年4月19日發布交易公告(2021年第14號和第15號),4月21日交易正式開展。
重慶本次中遠期倉單交易的管道天然氣交割月份,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南方分公司涵蓋了2021年6月、7月,廣州交割基準點價格為2.04元/立方米,湖南、湖北、云南、貴州、廣西、江西等6省的119家天然氣用戶會員參與了交易,共成交天然氣倉單17148張(合計約1.7億立方米天然氣),22日、23日將繼續開展2021年8月、9月、10月、11月,2022年2月、3月交割月份天然氣倉單,最終預計成交天然氣倉單9萬張(合計9億立方米天然氣)。
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西部分公司涵蓋了2021年6月-11月以及2022年2月和3月,西安交割基準點價格為1.22元/立方米,新疆、青海、寧夏、內蒙古4省的30家天然氣用戶會員參與了交易,共成交天然氣倉單23161萬張(合計約2.3億立方米天然氣),22日、23日交易將繼續開展,最終預計成交天然氣倉單5萬張(合計5億立方米天然氣),交易取得了預期效果。根據工作計劃,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川渝分公司也將于近日開展管道天然氣中遠期倉單交易。
管道天然氣中遠期倉單交易,是重慶交易中心會同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南方分公司、西部分公司、川渝分公司以及相關省公司等共同研究,創新推出的一項組合交易產品。
該產品交易具有5個顯著特點:
一是以倉單作為交易的載體,可以較好實現天然氣的二次轉讓。一次交易完成后,用戶可在規定時間內,根據自身情況自主發起或響應參與倉單二次轉讓交易。
二是本次交易使用定額倉單,每張倉單設定為10000立方米,單張倉單規模較小便于二次轉讓。
三是按區域設置交割基準點并形成基準點的交易價格,有利于用戶在該基準點價格下進行二次轉讓交易,也便于發現市場真實價格。
四是倉單二次轉讓交易采用線上交收線上結算方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
五是倉單交割快捷方便,進入交割階段,可以自主生成天然氣購銷合同,交割結算價格為交割基準點價格加上提氣點至基準點升貼水,與用戶簽訂的年度購銷合同價格相銜接,不增加用戶購氣成本。
2021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推出的年度天然氣購銷合同,明確約定合同量的10%采取管道天然氣中遠期倉單交易方式。通過管道天然氣中遠期倉單交易,可以較大程度解決合同偏差問題,提高合同履約水平,有利于更加靈敏發現市場需求和價格,推進天然氣上下游協調有序發展。
影響:迎合上下游的共同需求
無論是上海交易中心的管道氣預售交易模式,還是重慶交易中心的管道天然氣倉單交易模式,都適應天然氣市場形勢發展變化和改革要求,對于幫助上下游企業提高生產經營效益,規避市場風險,特別是化解下游市場波動影響都具有積極意義。
對于上游的供應商而言,可以根據銷售情況,確定采購、生產、儲運規劃,確保長期穩定的銷售價格,提前占領未來天然氣市場,通過市場化交易形成公開透明價格,指導線下天然氣交易價格,弱化市場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
對于下游的采購方而言,可確保長期的固定采購價格從而鎖定成本投入,在確保能從上游企業獲得穩定價格供應的同時,控制零售端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特別是在去年國際LNG價格大幅波動的背景之下,下游企業對此的訴求更加迫切。
這種交易方式是我國天然氣線上交易的新嘗試,是中石油注重發揮交易平臺作用、加快探索市場化交易新模式的重要舉措,也是積極參與油氣體制改革,聚焦市場需求創新研發交易產品,服務實體經濟的又一成果。
(來源:天然氣與法律)
【主持者言】
2021年4月21日,中石油天然氣銷售東部分公司、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北方分公司與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共同推出的管道氣預售交易上線。就在同一天,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南方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西部分公司順利完成了在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管道天然氣倉單注冊,并開展了倉單的中遠期掛牌交易。兩種交易模式統籌考慮天然氣資源配置和富余氣量消化,是我國天然氣線上交易的新嘗試。
在油氣改革背景下,杭燃集團作為下游企業應主動研究現有的各種燃氣貿易渠道和交易方式。在爭取低價氣源和確保天然氣正常供應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天然采購方式,并付諸實踐。
“共創”是目標,“共享”是路徑,“共贏”是智慧
——浙江省燃氣協會理事長,杭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蘆俊應邀參加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2021年會員大會并致歡迎辭
2021年4月28日-29日,由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浙江分公司、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先鋒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2021年會員大會暨標準化賦能燃氣行業共創、共享、共贏發展論壇在杭州白馬湖建國飯店召開。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理事長劉賀明,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主任李海防,浙江省燃氣協會理事長、杭燃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蘆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成本調查中心副主任秦成華,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副局長季樹忠及工作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單位代表,獲獎論文作者,燃氣行業相關人員等400余人出席會議。集團領導王靖、嚴益劍及集團科技聯合會相關成員參加。
蘆俊董事長致辭熱情洋溢,指出:共創”是目標,“共享”是路徑,“共贏”是智慧,中國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燃氣行業也正面臨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組合調整、市場整合調整、發展模式調整的變革期和機遇期。愈是變,愈須加強管理;愈是變,愈須跟上標準;愈是變,愈須注重行動;愈是變,愈要清醒底線。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標準工作委員會在這巨變的這關鍵時刻,在劉理事長的親自帶領下,十分堅定執著地“建體系、編標準、促應用”,為中國的燃氣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立下關鍵一功。因此,我們的帶頭人、我們的學者、我們的專家、我們的企業、我們眾多的參與同志,必須受到大家的尊重、行業的尊重和人民的尊重。
29日,集團副總嚴益劍在標準化賦能燃氣行業共創、共享、共贏發展論壇上,圍繞《數字杭燃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作主旨演講。此次大會審議通過了標委會2019-2020年度工作總結及下一步計劃,表彰標委會卓越貢獻單位、優秀會員單位及獲獎論文作者,頒發符合性合格評定證書。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和中燃協聯合發布了《城市燃氣配氣成本暨行業情況調查統計分析報告》。同時,還對《地下井室可燃氣體監測裝置》及《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團體標準起草規定》進行宣貫。
(來源:市燃氣集團)
【主持者言】
國家“碳達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全面開展,必然帶來一場更深刻的科技革命和能源革命。天然氣作為未來的主力能源,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此變革和機遇共存的時代,蘆俊董事長提出了“共創”是目標,“共享”是路徑,“共贏”是智慧的發展觀點。杭州市燃氣集團作為本地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將借助此次大會,分享我們的發展成果,并虛心向各位專家學習優秀經驗。堅持以“安全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共享發展”為理念,推廣天然氣在杭城的應用,讓杭州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國際天然氣現貨市場信息
4月23日-29日,本周全國LNG周均價為3277.63元/噸,較上周價格下跌18.63元/噸,環比下跌 0.57%。其中,接收站出廠周均價3328.44元/噸,較上周價格上漲55.38元/噸,環比上漲1.69%;工廠出廠周均價為3165.58元/噸,較上周價格下跌98.24元/噸,環比下跌3.01%。
本周國內LNG下游接貨價漲跌互現為主。近期部分LNG接收站出現檢修或停電現象造成LNG槽批減少明顯,且近期東北、華北地區進港船期有所減少,其庫存水平下降助推上游液價,進而引起東北、華北、華東下游接貨價格上調,華南地區因下游需求旺盛, 接貨價格持續上漲;其他地區來看,受上游庫存壓力影響,本周下游接貨價有所下調。
下周LNG市場供應量或相對穩定:工廠方面,陜西、內蒙古等地均有工廠計劃開工復產,將帶動區內開工負荷提升,雖然華東地區有工廠計劃檢修,但檢修涉及產能低于復產產能,預計整體 LNG 工廠供應量或有所增加。接收站方面,受假期影響,局部物流運輸不暢,預計槽批量或將有所減少。兩相抵消下,預計下周LNG 市場供應量或相對穩定。
下周LNG市場需求量或有所減少:工業方面,為避免受假期高速危化品限行影響,部分下游企業已提前備貨,預計假期期間市場采購量或將減少;車用方面,收到假期物流限制影響, LNG 車輛運營率或將降低,LNG加氣站采購量也有減少預期。整體來看,預計下周 LNG 市場需求或將有所減少。
綜合整體供需情況來看,下周 LNG 市場供應相對穩定,但需求有減少預期,整體 LNG 市場運行態勢偏弱,預計價格或將穩中下行。
編 審:嚴益劍 評論主持:崔爽 |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0號 網址:http://www.hzgas.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