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資訊2021年第14期(總第398期)
行 業:全球經濟全面改善 天然氣供不應求
用 能:碳減排45%,天然氣支撐550萬平建筑用能
同 行: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交叉持股25%:目標市場不止長三角
杭 燃:“煙花”離杭 “溫度管家”伴你左右
資 訊: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
匯編 |
全球經濟全面改善 天然氣供不應求
隨著疫苗大規模的在全球接種,世界主要國家經濟體開始復蘇,對能源需求也開始大幅增加,也正是在目前全球需求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大宗商品迎來難得的牛市行情。同時隨著碳循環戰略在全球實施,對清潔能源需求更加急迫。天然氣因此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時期。
碳循環戰略下亞洲市場是增長主力。市場預計2021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反彈3.6%。除非有重大政策變化來限制全球天然氣消費,否則未來幾年里天然氣需求將繼續增長,盡管增速將放緩,到2024年天然氣需求將達到近4.3萬億立方米,較新冠肺炎大流行前水平增長7%。分地區來看,受中國和印度以及南亞和東南亞新興市場的推動,預計到2024年,近一半的天然氣需求增長將來自亞太地區。根據全球2050年碳排放凈零路線圖來看,為了實現路線圖中設定的碳排放路徑,需要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盡快實現由傳統能源過渡到清潔能源,因此未來天然氣總需求量或將超過石油和煤碳。
歐洲天然氣現價格升至新高。由于歐洲歷史罕見的連續高溫天氣造成了天然氣需求處于高位,8月交貨的歐洲天然氣價格已經超過540美元/千立方米,為近13年來新高,而6月30日天然氣價格為430美元/千立方米。與此同時,歐盟碳排放權期貨價格大幅升至50歐元/噸以上,推動氣代煤需求上升,帶動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自2021年開始,碳價格和天然氣價格一直在“你追我趕”。兩個市場供需偏緊,促成了積極的反饋循環。以電力市場為例,天然氣價格上漲導致電力領域沒有額外的天然氣發電增長,而碳價格上漲則促進了燃料轉換,天然氣發電又將開始增長。因此天然氣在很多的行業當中有很大的替代性。
天然氣供不應求。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全面復蘇,天然氣需求將大幅增加,而且在很多的行業當中,天然氣有很強的替代性。特別是亞洲市場,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在碳循環戰略下,天然氣將迎來一段較長的發展時期。
(來源:天然氣咨詢)
【主持者言】
從長期來看,隨著碳循環戰略在全球實施,天然氣發展需求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4年全球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近4.3萬億立方米。對于像市燃氣集團這樣的城鎮燃氣經營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從近期來看,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國際市場上LNG需求量陡然增長,這必將影響我國LNG進口價格。為切實貫徹公司“管輸氣+LNG”的政策要求,公司相關單位和部門應時刻關注國際、國內LNG市場動態,爭取通過LNG貿易贏得市場競爭力。
碳減排45%,天然氣支撐550萬平建筑用能
漫步在商務區內,高樓林立、華燈璀璨,都市商業氣息撲面而來。作為世界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綜合性交通樞紐中心,虹橋商務區是上海加快建設“五個中心”、落實“依托虹橋綜合交通樞紐,構建面向長三角、服務全國的商務中心”要求的重要舉措。
商務區涉及長寧、閔行、嘉定、青浦四個區,總面積151.4平方公里,規劃面積86.6平方公里,包含核心區、機場片區、東虹橋片區等多個片區。其中,核心區中先行集中開發的3.7平方公里是虹橋商務區重點開發區域。
作為示范低碳商務區,2011年3月,申能(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申能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和上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斥資35億元,啟動了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區域集中供能項目建設,包括“3主2輔”共計5個能源中心,可滿足區域內352棟、約550萬平米的全部公共建筑的冷熱空調和賓館酒店生活熱水的需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區域集中供能項目發電系統裝機規模為11.2MW,供冷負荷149MW,供熱負荷93MW。其中,1號能源站占地面積4416平方米,2號能源站4115平方米,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二期)3號站正在進行設備安裝,三個能源站共可滿足270萬平方米供能;4號站、5號站正在規劃建設中,建成后將滿足77萬平方米供能面積。該項目于2017年已進入良性運行狀態,預計到2025年全部建成。
“區域能源站模式,能夠實現能源供給在一定區域內資源共享、協同配合。通過區域集中供能,可實現核心區熱、冷、電三聯供,極大提升核心區的能源利用效益。目前,核心區三聯供系統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可達81.2%。”上海申能能源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金皓敏說,區域集中供能系統的投運,助力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實現了全面低碳排放,推動上海建成首個低碳商務示范區。
二氧化碳減排率近45%。天然氣分布式系統是核心區區域能源系統的一大亮點。走進虹橋商務區核心區(一期)2號能源站,4臺燃氣發電機組與10臺冷水機組映入眼簾,發出“嗡嗡”轟鳴聲。據上海申能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旗下上海申能新虹橋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惠介紹,核心區供能采用的是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集發電、供暖和制冷過程于一體,是一種建立在能源梯級利用概念基礎上的多聯產清潔能源綜合利用系統。“核心區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可獨立地輸出電、熱、冷,同時也可以與電網相連接,當自發電力不足時可以從網上購電,而在電力多余時可向電網售電。”
據介紹,相比于傳統空調供應模式,天然氣分布式供能技術可節省用戶空調系統初投資30-40%;降低電力配套費用、電氣系統造價30%;節省用戶用能費用15-20%。“除此之外,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還能節省土地成本支出,增加地下空間配置靈活性,從而避免了制冷機房和鍋爐房占用面積較大的問題,每100萬平方米供能面積,可節省3—5萬平方米機房面積。”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氣分布式供能技術還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通過采用天然氣分布式供能系統,核心區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能源成本不斷下降。目前,核心區節能率可達20%以上,二氧化碳減排率接近45%,項目曾獲得“2014年度中國分布式能源優秀項目獎”。
智慧管控精準調劑供需,最大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能源站建設運營的關鍵是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系,即一手抓能源供給,一手保用戶需求。”金皓敏表示,滿足用戶側的精準需求就需要精細化的智慧管控。朱惠說,通過智慧能源網監控平臺,可實時監測到每塊區域的用能情況,了解各個用戶用能需求,從而規劃符合用戶用能需求的供能方案,以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智慧化管控的節能空間是非常大的,就單體建筑而言,如果分項計量系統、能源監測系統足夠精細,建筑的節能率至少可以提高40%。”朱惠說。
金皓敏介紹,核心區區域集中供能系統邊投資建設、邊運營保障,經過多年的規劃建設和市場培育,目前,1號站能源站和2號站能源站已在2019年實現盈利。未來,核心區區域集中供能還將嘗試推進光伏、光熱、風電等技術的融合應用,利用優質、低價的綠色能源,優化核心區供能結構;同時,在已有分布式供能項目經驗基礎上,深入研究耦合分布式供能(燃氣分布式、光伏發電、風電)、儲能、用電負載等風—光—儲—充多能互補的能源互聯網應用;結合分布式能源站,開展充電樁業務也是下一步布局的重點。
(來源:中國城市能源周刊)
【主持者言】
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源利用率高,碳排放量低和經濟性較好等優勢,發展以天然氣為基礎的分布式能源系統是市燃氣集團在“十四五”期間重要的發展戰略之一。目前集團所屬杭州城市能源公司負責建設、運營的分布式能源系統共有5處,但還未參與過大型綜合商務區綜合能源建設項目。虹橋商務區的分布式能源供應模式對集團相關業務開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公司應從商務、建設和運營等多個方面研究虹橋商務區分布式能源建設發展模式,同時在杭州市尋找適合的商務區開展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力爭取得突破。與此同時也應開展光伏、光熱、風電等技術的研究,為未來實現基于智慧化管控的綜合用能項目儲備技術基礎。
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交叉持股25%:目標市場不止長三角
近日,港華燃氣有限公司(01083.HK)及其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00003.HK)發布聯合公告,宣布港華燃氣已完成向上海燃氣有限公司增資,直接持有后者25%的股權。這是兩大城市燃氣巨頭深度聯手的第一步,根據雙方去年簽署的交叉持股協議,后續上海燃氣也將持有港華燃氣25%的股權,實現“雙向進入”。
在競爭激烈的城市燃氣行業,這是十分罕見的合作模式。港華燃氣是內地最具規模的城市燃氣之一,香港中華煤氣、港華燃氣2020年在中國內地的總售氣量達269億立方米。上海燃氣在上海本地的終端市場占有率達95%以上。截至2019年,全市天然氣供應規模近98億立方米。
港華燃氣執行董事暨營運總裁紀偉毅就此接受采訪時稱,天然氣管網等中游基礎設施獨立運行、互聯互通之后,上海燃氣的上游進口氣源、洋山港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以及香港中華煤氣和港華燃氣的港華金壇儲氣庫、下游市場基礎將形成獨特而完整的“產供儲銷”產業鏈。兩家公司將從長三角地區開始,隨國家管網改革進度向全國范圍拓展市場覆蓋區域。
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的控股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可謂同根同源,均源于英商在1860年代在滬港兩地開設的“自來火房”。目前,上海燃氣已發展為國內最大的集天然氣管網投資、建設與運營,燃氣采購、輸配、調度、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城市燃氣運營企業之一。
但與同為超大型單體城市燃氣供應商、業務布局上積極拓展到北京以外的北京燃氣相比,上海燃氣雖手握令同行艷羨的多氣源和國際化資源通道優勢,市場區域卻高度集中在上海本地。
“混改”成為其走向全國的突破口。上海燃氣是列入國務院國資國企改革“雙百行動”的“雙百企業”和國家發改委“混改”試點企業,混改方案于2018年10月獲上海市國資委批復。上海燃氣希望通過引入戰略合作伙伴,發揮“鯰魚效應”,激發國有企業內生活力動力。經歷一番激烈競標后,港華燃氣成為上海燃氣混改引入的戰略合作伙伴。
港華燃氣去年10月發布的公告披露,出資47億元人民幣獲得上海燃氣25%股權,并將向上海燃氣定向發行普通股,實現反向25%的持股。今年4月,雙方延伸合作,簽署氣源協同框架協議。根據協議,上海燃氣將依托洋山港、五號溝液化天然氣等資源設施,為港華燃氣各區域提供氣源供應及調度需求,實現雙方資源的深度融合。港華燃氣將依托上海燃氣在長三角的資源優勢,通過江蘇省、浙江省城市燃氣項目企業作為首批下載試點進行合作,進一步延伸資源采購和市場銷售拓展等方面的合作。
紀偉毅對澎湃新聞稱,目前雙方正在推進上海燃氣入股港華燃氣25%,這一深度綁定是為了整合各自優勢。“上海燃氣及其母公司申能集團對上中游的布局很早,尤其是擁有建設規模達600萬噸/年的洋山港LNG接收站。對于上海的天然氣消費市場而言,上海燃氣的供氣能力是比較富余的。香港中華煤氣和港華燃氣則在長三角區域控股及參股大量城市燃氣、儲氣庫等項目,雙方的資源有很強的協同性。有了進口氣資源、接收站碼頭,通過互聯互通的國家管網,可以向港華燃氣所屬的城市燃氣企業供氣。”
該鏈條中的關鍵環節,是天然氣管道的互聯互通。油氣改革之前,“三桶油”通過長協或現貨采購形式進口的液化天然氣資源,在分布于沿海地區的接收站交付后,由中石油等上游企業輸送至城市燃氣門站,再經由城市管網等“毛細血管”,輸往不同壓力等級的天然氣用戶。
近幾年,盡管城市燃氣企業對進口LNG的積極性很高,但要借用“三桶油”投資建設的接收站并不容易,除了要取得碼頭許可、遞交申請之外,還要等待“三桶油”給予的窗口期。
隨著油氣體制改革向縱深推進,接收“三桶油”管道及接收站等資產的國家管網集團2020年運作,至2021年3月底,國內油氣主干管網資產整合全面完成。管網集團成立后,外資企業、民營企業也能利用向第三方公平開放的管輸基礎設施,這是市場出現的關鍵性變化。中國油氣市場化改革目標是形成“X+1+X”:全國統一高效集輸的油氣管網,形成強大的“中間”,上下游市場充分競爭,上游是多元氣源,下游是終端銷售。
“國家管網集團的成立,使得城市燃氣行業出現了資源共享的可能性。”紀偉毅認為,未來10-20年,天然氣行業仍將處于高速發展期。長三角地區是中國主要的液化天然氣市場之一,上海及相鄰省份均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天然氣消費增長目標。“全國一張網”形成后,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的目標市場不止長三角,而是面向全國。“國家管道到哪里,市場由此延伸。循序漸進推進。”
上海燃氣與港華燃氣的合作令上海燃氣的市場觸角延伸到上海之外,也充實了港華及其母公司在華東區域的產業鏈布局。“我們一直在尋找各種進口渠道。”紀偉毅對澎湃新聞說道。
香港中華煤氣是最早布局國內接收站的城市燃氣企業之一,參股了內地第一個LNG接收站廣東大鵬接收站。作為股東方,香港中華煤氣擁有大鵬接收站的使用權。此外,由該集團參股企業深圳燃氣全資持有的深圳華安LNG接收站也于2019年投產。不過,將令香港中華煤氣獲得更大氣源保障能力的當屬唐山曹妃甸和滄州黃驊港接收站。
在唐山項目上,香港中華煤氣的參與方式很特別。2020年8月,河北新天綠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與香港中華煤氣全資附屬公司唐山皓華簽訂協議。香港中華煤氣指定由唐山皓華出資建設唐山LNG項目中2個20萬方儲罐。該項目投產后,項目公司將為唐山皓華提供運營管理、LNG接卸、氣化外輸、液態外輸等配套服務,并收取服務費用。也就是說,香港中華煤氣獲得自主進口LNG的通道,明年年底開始,將得以從唐山LNG接收站進口上游資源。
紀偉毅透露,香港中華煤氣還在推進其參與其中的河北滄州黃驊港LNG接收站項目。據公開資料,黃驊港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接收處理能力設計規模300萬噸/年,該項目建成投產后重點滿足冀中、冀南區域用氣需求,與唐山曹妃甸接收站互成掎角之勢,保供京津冀區域。
除此之外,香港中華煤氣和港華燃氣在江蘇常州金壇建有金壇地下鹽穴儲氣庫。儲氣庫的作用在于將用氣低峰時期的富余氣量存儲起來,在用氣高峰時抽出來補充供氣量,發揮地下儲氣庫在天然氣供應鏈中的調峰填谷作用。
“從華南、華北、到華東,由此形成比較均勻、覆蓋整個沿海地區的中游布局。”紀偉毅表示,目前還是以從“三桶油”購氣的模式為主,此外港華燃氣也在談一些長約,未來也希望通過一些長約來鎖定資源量,以提高冬季資源的自主保障能力。
(來源:澎湃新聞)
【主持者言】
從報道中可以看出,港華燃氣與上海燃氣交叉持股,其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獲得穩定的氣源保障。在“X+1+X”的油氣改革背景下,如何獲得穩定的氣源保障是各城燃企業共同關心的問題。目前上海燃氣擁有洋山港和五號溝等LNG接收站,中華煤氣集團亦在江蘇省金壇擁有地下鹽穴儲氣庫,雙方在華東地區擁有很好的氣源基礎,受惠于這些接收站及儲存資源及區域燃氣管道連接,可為兩家公司在華東地區帶來穩定及低成本的天然氣氣源。二是擴大經營規模,隨著國家的發展,城鎮燃氣經營已經從以前的“跑馬占地”轉換成了“合縱連橫”的模式,本次“混改”很可能成為上海燃氣走向全國的突破口。
“煙花”離杭,“溫度管家”伴你左右
7月26日傍晚臺風“煙花”中心移出浙江,對杭州市的影響逐漸減弱。7月27日10時市防指將防臺風應急響應等級降為Ⅲ級,正常工作生活恢復。
防臺防汛期間杭燃集團高度重視。集團多次召開防臺防汛專題會議,領導班子全程部署督導防汛防臺工作。黨員干部、勞模工匠、團員青年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沖鋒在前彰顯杭燃人的責任與擔當。
杭燃集團23個黨委、總支、黨支部412名黨員,以及兩級管理人員、黨團員志愿者自愿放棄休息時間,堅守本職崗位,積極開展防臺防汛工作。
機關總支部全體中層干部坐鎮堅守,各專業線下基層對各單位防臺防汛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支持,堅決貫徹防臺防汛工作要求。后勤黨支部10余名黨員志愿者組成應急隊伍,開展排查工作,并做好后勤保障。37年黨齡的老黨員宋薛昌面對臺風主動請纓值守;黨員楊正東冒著風雨,四處奔走維修。杭天服務發展黨總支落實15組27人搶修待命點24小時值守,增加50%的接線力量實現熱線接通率100%。黨員陳春江為文三路14號居民用戶恢復用氣;杭燃工匠、青年職工占林峰主動奮戰一線,為用戶開展維修服務。杭天管網輸配黨總支組織黨員對62處調壓器、燃氣建設工地、地鐵站點、橋管、低洼地段等區域,267公里巡查管線進行巡查巡護。浙江省勞模、黨員竺恩惠到采荷路DN1000自來水爆管搶修,并對各燃氣工程建設現場進行防臺保障安全措施落實情況檢查。青年黨員徐佶斌、團員青年龐申強堅守崗位,為燃氣城市保障、防臺防汛貢獻力量。杭天高壓儲配黨支部積極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黨支部負責人冒雨登山,確認杭富線山體段管線、排水渠及水工保護設施情況;杭燃工匠、黨員錢彐勇、沈芬娟帶領青年黨員孟連華堅守一線,展現勞模工匠風采;杭燃工匠蔡乾、王榮生、耿玉強、管靈、王亮便和黨員金盼一起對320閥室積水導致的通信中斷進行搶修。杭天濱江黨支部調動全體黨員、團員青年開展任務攻堅,對管線、場站、施工現場進行巡檢巡護,對重點區域燃氣設備、綠化樹木進行加裝加固。黨員楊文君主動聯絡、主動對接,落實后勤保障和信息宣傳工作;青年骨干來佳杰主動放棄休息,沖鋒在防臺防汛第一線;青年黨員戚曉波主動擔當,輪休期間對設備進行巡查和維護;家住蕭山周邊的王鈞濤“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崗,為更多人提供杭燃溫暖。工程公司黨支部成立防汛抗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4個專項工作小組,組織60余名黨團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趕赴13個責任區進行駐點值守和慰問。浙江建設工匠、杭州市五一勞動獎獲得者,黨員王云和預備黨員沈佼分別帶隊進行流動巡查,強化應急保障;先鋒連戰士、黨員楊星星帶領10名黨團員志愿者奔赴大江東,協助大江東公司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青年黨員楊文秀堅守崗位,落實信息宣傳、后勤保障和員工維穩工作。青年團員方剛沖鋒在防臺一線,先鋒示范作用明顯。能源公司黨支部全體15名黨團員聞“汛”而動,積極響應,自覺到崗,24小時堅守抗臺一線,并積極做好危化品貨運車輛運輸協調工作,保障各城燃企業LNG供應。團員青年孔家明駐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能源中心施工停工現場;青年員工李陽、蔣超輝24小時堅守指揮中心,多方聯系,保障供應;青年員工施俊主動趕往中醫院丁橋園區分布式能源站檢查設備設施,確保園區的能源供應。杭燃東部聯合黨支部支委班子分組帶隊巡查各在建項目,確保防臺防汛工作落實到位;黨團員志愿者徐承玥、王志池、孫澤焱、童澤君、高聰等,主動放棄休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張廣來完成日常巡護工作之余,為單位樹木進行加固。杭燃西部聯合黨支部退伍軍人、黨員李林偉和王怡琛,周末兩天巡查管線330多公里;黨員奚俊主動請纓在崗,完成22處橋管、閥門井50余個、沿江調壓設備17臺,300余公里管線的巡查;團員青年黃凱祥、查浩雷、駱昊、方振杰等都沖鋒在防臺防汛第一線,體現了青年人的朝氣與擔當。臨安杭燃團員青年吳斌、葉春、馬志忠24小時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對1處山體管道、26處橋管、7處河道管、30公里重點道路管及閥門井等設施進行實時監控,用實際行動展現杭燃抗臺一線的青春力量。
杭燃集團及各單位嚴格落實責任,并根據自身屬性開展相關檢查、預防和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城市燃氣安全運行和居民平穩有序用氣。
(來源: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主持者言】
本次“煙花”臺風對杭州市影響明顯,出現暴雨和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市燃氣集團為了確保杭城千萬市民安全平穩有序用氣。全體員工切實貫徹“信息管理要加強、設備設施要加強、應急保障要加強、后勤保障要加強”和“責任第一、安全第一、處置第一”的工作要求。完美取得抗擊臺風的勝利,實現了“讓政府放心、讓市民安心”的鄭重承諾。
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本周全國LNG出廠成交周均價為4939.31元/噸,較上周價格上漲455.46元/噸,環比漲幅10.16% 。其中接收站出廠周均價4800.67元/噸,較上周價格上漲413.40元/噸,環比漲幅 9.42%;工廠出廠周均價為4898.78元/噸,較上周價格上漲420.23元/噸,環比漲幅9.38%。本周國內LNG價格漲勢不減。供應方面,國內自產LNG供應量穩中震蕩為主,接收站槽批量受臺風“煙花”影響減量明顯;需求方面暴雨頻繁,發電用氣和交通用氣需求稍有下滑,但燃氣安全檢查過后工業用氣需求量有所回升,再加上LNG調峰儲量增加,整體來看需求量穩定中上漲;價格方面進口現貨成本繼續上漲供應緊張情況下,全國LNG價格繼續上漲。
本周國內 LNG下游接貨價集體上揚。漲幅325-709元/噸不等。隨著上游供應方的強勢上漲,各地區下游接貨價順勢上漲,雖液價 持續上揚,但市場剛性需求不減且部分地區存調峰儲備設施補庫現象,因此綜合來看,本周我國下游接貨價偏強運行。
下周LNG出廠均價預測值為5500元/噸,下下周價格預測值為 5700元/噸,預測值偏離度為 7.50% 。
具體分析,下周LNG市場供應量或有所回升:工廠方面,從工廠檢修計劃來看,后期西北、華北、西南等地區開工工廠數量及總產能較大,雖也有新增檢修廠家,但新增檢修產能低于復產產能,預計下周LNG工廠開工負荷或有所回升,國產資源供應量也將隨之增加;接收站方面,臺風天氣過后,LNG 接收站船期及槽車充裝或將恢復,預計下周LNG接收站槽批資源量或有所增加。兩相疊加下,預計下周LNG市場供應量或將有所回升。
下周LNG 市場需求量或也有所增加,雖然近期國內LNG價格持續上漲,導致LNG相對于替代能源的經濟性優勢降低,但隨著臺風、暴雨及洪澇災害等因素的影響減退,各地物流及工業生產將逐步恢復,預計后期LNG車用及工業需求或均有所增加。加之各地 LNG 儲能建設提速,預計LNG城燃需求或也有所增加。綜合各消費版塊情況來看,預計下周LNG市場需求或將有所增加。
綜合整體供需情況來看,下周LNG市場供需均有增加預期,加之進口成本及國內工廠氣源價格均有走高預期,也將對LNG價格形成支撐,預計短期內LNG市場價格漲勢或難以逆轉,后期市場或仍以偏強勢運行為主。
編 審:嚴益劍 評論主持:楊君、崔爽 |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0號 網址:http://www.hzgas.com.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