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資訊2021年第20期——中國燃氣發展論壇特刊(總第404期)
中國燃氣發展論壇特刊
杭 燃:故事燃氣 紅色印記
專 家:中國城燃市場將更加健康、可持續,要堅定發展信心
低 碳: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
戰 略:城燃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資訊: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附錄:中國國際燃氣、供熱技術與設備展覽會概覽
內部資料 免費交流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
匯編 |
故事燃氣 紅色印記——第四屆能源與文化論壇主題展覽在杭州綠色能源體驗中心開幕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百年崢嶸歲月、百年滄桑巨變,中國共產黨帶領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百年偉大征程,作為百姓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燃氣,走過了人工煤氣、瓶裝液化氣、管道天然氣的光輝歲月,實現了從“供亮者”、“供暖者”、到“供美者”的華麗轉變。“一切偉大的事業都在承前啟后繼往開來中推進。”在建黨百年之際,由中國城市燃氣協會、杭州發展研究會指導,浙江省燃氣協會、杭州市委黨刊《杭州》雜志社、杭州市燃氣集團主辦,中國城市能源周刊、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杭州市燃氣協會、杭州市地下管道業協會、杭州出版集團等單位支持籌劃了第四屆能源與文化論壇之“故事燃氣?紅色印記”主題展覽,圍繞“歷史溯源、早期應用、緩慢起步、蓬勃發展、突飛猛進、跨越創新”六個篇章,通過故事、圖片、漫畫、老物件等形式,展示百年城市燃氣發展歷史,傳承奮斗精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砥礪奮進、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再開新篇!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理事長、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原正巡視員劉賀明,北京市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國際燃氣聯盟2022-2025年主席、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執行理事長李雅蘭,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油氣調控中心副主任謝丹,上海燃氣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者洪,天津能源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張天華,重慶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頌秋,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毅,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宇迎,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熊偉,昆侖能源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李海防,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港華燃氣執行副總裁周衡翔,華潤燃氣控股有限公司華南大區副總經理劉仁杰,杭州市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蘆俊出席并為展覽揭幕。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秘書長趙梅,北京燃氣集團總工程師韓金麗,杭燃集團領導朱琴君、俞峻參加揭幕式及相關活動。杭州日報、杭州網、《溫度管家》雜志社、杭燃集團數字傳媒中心參加。揭幕式由杭燃集團一線員工王劍客串主持
十八大以來,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中國的能源發展也進入新時代。到2020年“十三五”末,我國已發展成為年消費量超過32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大國,全國天然氣管道總里程數約11萬千米。近年來,圍繞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多樣化用能需求,以及提升城市能源系統運行效率這一訴求,智能電網、虛擬電廠、智慧能源、區域能源、綜合能源服務、智慧燃氣、智慧供熱等正在各地應運而生,且成效顯著。現如今,“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加速我國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進程,倒逼能源清潔轉型。天然氣既是替代煤炭、實現“清潔化、低碳化”最現實的選擇,又是可再生能源的終身伴侶,在實現“雙碳”目標的道路上,天然氣將發揮重要作用。
【主持者言】
“故事燃氣 紅色印記”主題展覽展示了百年來城市燃氣發展歷史歷與文化傳承。通過欣賞展覽,可以了解燃氣的發展歷史,在繼承燃氣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激勵各位從業人員推陳出新,發展屬于這個時代的燃氣科技和文化,使燃氣事業不僅得以傳承,還能不斷發展,不斷豐富。從文化和科技層面推進能源轉型和能源革命。
中國城燃市場將更加健康、可持續,要堅定發展信心
10月27日,國際燃氣聯盟(IGU)2022-2025年主席,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執行理事長,北京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雅蘭出席2021年中國燃氣發展論壇并發表題為“城市燃氣行業面臨挑戰和應對”的主旨演講,就當前能源和天然氣市場形勢、燃氣安全管理、行業監管、加強甲烷減排工作四個熱點問題分享了思考和見解。
她在發言中表示,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燃氣行業仍然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仍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前景廣闊。從長期看,全球天然氣資源充足,經歷本輪供應緊張,會有更多上游項目投入開發,價格將會回歸到合理水平。從國內看,隨著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不斷深入、行業改革不斷深化,中國燃氣市場將更加健康、可持續,要堅定發展信心。同時,行業高質量發展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要苦練內功、強身健體,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氣迎接挑戰,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從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看天然氣的地位和作用。李雅蘭介紹,當前全球能源市場正經歷劇烈動蕩,僅就能源本身而言有以下特點。
一是,天然氣第一次成為引發全球性能源供應緊張的主角。
二是,可再生能源第一次成為引發能源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
三是,能源政策成為能源供應緊張的重要推手。
四是,圍繞天然氣的大國博弈也是造成能源緊張的重要推手。
李雅蘭表示,以上四個特點充分體現出天然氣在能源領域的地位正在得到加強。以往全球能源以石油為中心,現在正在轉向以電力為中心,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正成為主力電源。大力發展天然氣是實現能源轉型目標最明智的選擇。
國內天然氣需求旺盛,受國際市場影響,保供難度大、壓力大。在消費端,經濟復蘇疊加“雙碳”目標,帶動需求增長,預計2021年全年天然氣消費量達到3680-3730億立方米,年度絕對增量400-450億立方米,將再創歷史新高;煤炭供應緊張、價格大漲,帶動天然氣消費增長;在供應端,國產氣增長勢頭強勁,但增幅低于消費增幅;前三季度,國產氣產量151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0.4%。面對“淡季不淡、持續瘋狂”的國際天然氣價格,市場采購天然氣的意愿明顯下降。天然氣的整體供求形勢“淡季不淡、旺季更旺、供不應求、價格高企”。今年面對的供應問題與以往不同,供應緊張的局面持續時間更長,通過國際市場采購資源、平衡資源需要付出的代價更大、面臨的困難更多。
國內天然氣價格疏導不暢,給企業正常經營造成嚴重影響。
一是,在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價格傳導不順暢。一方面,國際氣價暴漲傳導至國內,今年上游給城燃企業的合同內氣價漲幅明顯高于往年。另一方面,價格倒掛現象嚴重。很多地區順價機制不健全,或是雖有機制但落實困難,地方政府從控制CPI、穩定社會等角度不讓漲價、暫緩漲價。漲價帶來的成本負擔只能由供氣企業自己承擔,很多中小企業、甚至是一些大企業都不堪重負,造成一定的經營困難。
二是,向電價、熱價等終端能源價格傳導不順暢。一方面,終端價格受管制。從民生和社會穩定的角度出發,終端電價、熱價不可能“隨行就市”;另一方面,高氣價難以疏導。氣價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升由政府補貼或由供氣、供電、供熱企業承擔,僅少數區域或部分成本能向用戶疏導。
本輪能源價格暴漲、供應緊張帶給我們帶來諸多教訓和啟示。李雅蘭認為,要更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能源市場的話語權。中國是全球第一大天然氣進口國,并即將成為第一大LNG進口國,占全球LNG總進口量的19.3%,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市場引擎,但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與巨大的市場體量極不相稱。要從維護國家利益、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發揮國內天然氣交易平臺的價格發展功能、形成有影響力的中國天然氣價格指數,努力提升話語權、爭奪定價權。進一步捋順價格機制。建立健全燃氣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順價機制;建立健全燃氣與電力、熱力等終端能源間的順價機制,形成風險共擔的局面,更好的平衡供求關系。進一步加強供給側和需求側管理。加強需求側管理、增強計劃性,平衡現貨和長協關系。隨著大量美國LNG項目投產,現貨價格便宜、供應靈活,市場占比越來越大,傳統長協受沖擊。要進一步認識到市場風險,綜合考量經濟效益和供應安全,進口組合要“長短結合”。
李雅蘭表示,從行業監管政策來看,近年來,行業監管政策不斷收緊。一是,加強了特許經營權的收緊,一些省市開展特許經營權評估,并對“不合格”企業責令整改;二是,加強規劃、建設、安全、服務、保供等方面的監管。對巡檢周期、服務響應速度、應急保供能力建設等方面提出越來越多的硬性要求。政府的監管思路是清理不合格收費、減少收費環節、讓企業通過配氣價格回收成本,規范燃氣工程安裝收費。監管政策收緊有利于倒逼企業提高管理能力、服務水平;收入結構重新調整、成本價格更加公開透明,倒逼企業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降本增效。
李雅蘭表示,隨著政府價格、收費監管政策的收緊,不能再依賴初裝費彌補運行費用和合理利潤,必須深入開拓市場、增加服務價值、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高質量和內涵式發展。城燃企業需要正確看待監管政策收緊帶來的挑戰,認真分析由政策調整導致的成本增加,加強與政府的溝通,爭取及時將成本從氣價里疏導出去。中國城市燃氣協會要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多做調查研究,多研究會員的實際問題和困難,代表行業多發生,把正式的情況反映給政府,把行業的訴求傳遞給政府。
李雅蘭表示,在呼吁政府在加強監管的同時,要考慮到企業的實際困難、盡快捋順價格機制、實現平穩過度。收費體系的重構是“先破后立”,“破”的過程比較快,但“立”的過程相對較慢。合理成本進氣價的速度低于取消收費的速度。對于氣價來說,下調容易上浮難。隨著今年天然氣價格上漲,地方政府CPI和財政壓力較大,價格難以調整到位;如果價格機制不能盡快理順,企業面臨巨大虧損,將無法承擔安全保供責任。
“在清理收費的同時,加快合理成本進氣價的進程、盡快完善順價機制,幫助企業實現平穩過渡。”李雅蘭呼吁。
在演講的結束部分,李雅蘭表示,不論在中國,還是在全球,燃氣行業仍然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我們仍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前景廣闊。同時,行業高質量發展道路絕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苦練內功、強身健體,以“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勇氣迎接挑戰,共同推動行業的高質量、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主持者言】
在本次主旨演講中,李亞蘭董事長明確的指出燃氣行業是一個大有可為的行業,仍處于難得的戰略機遇期、前景廣闊。但行業的發展也并不會一帆風順,需要燃氣屆的各位同仁堅定信心,勇于迎接挑戰,謀求高質量發展。
在演講中,他特別指出,本輪能源價格暴漲、供應緊張帶給我們帶來諸多教訓和啟示。其中重要的一項是要盡快捋順天然氣價格機制。建立健全燃氣產業鏈上下游之間的順價機制,建立健全燃氣與電力、熱力等終端能源間的順價機制,形成風險共擔的局面,更好的平衡供求關系。如果價格機制不能盡快理順,企業面臨巨大虧損,將很難承擔安全保供責任。
市燃氣集團作為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同樣面臨順價難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所以公司可以考慮借助協會和媒體等多種渠道,呼吁政府盡快完善順價機制,幫助企業在高氣價背景下實現平穩過渡。
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
在10月27日舉行的國際燃氣聯盟(IGU)成立90年周年慶典中國站活動上,《燃氣: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文件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理事長,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副理事長張毅先生宣讀發布。
一、能源是落實“雙碳”目標的關鍵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能源是落實“雙碳”目標的關鍵。中共中央、國務院于9月22日發布了《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全面統籌、節約優先、雙輪驅動、內外暢通、防范風險”的工作原則。
二、落實“雙碳”目標的同時要兼顧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
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發展與應對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同等重要。
三、天然氣是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天然氣資源豐富、清潔、高效、使用便利、供應靈活、可及性強、經濟可負擔,廣泛應用于電力、工業、化工、采暖、炊事等領域,天然氣的諸多優勢使之成為兼顧能源安全、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體能源。
天然氣是重要的基礎能源,是滿足能源需求、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能源安全的有力維護者;
天然氣是重要的清潔能源,是治理大氣污染的主力;
天然氣是重要的低碳能源,是實現能源結構低碳化的關鍵力量;
天然氣是重要的終端能源,在生產、生活中不可或缺、難以替代。
四、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伙伴,可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共同發展是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特征,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融合發展,是共同快速推進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轉換、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方式。
五、天然氣是拉動增長的綠色引擎,投資天然氣產業能帶來巨大的綜合收益。中國已經建成了規模龐大的天然氣基礎設施體系,大力發展天然氣,能夠充分釋放基礎設施投資紅利。“十四五”期間,天然氣產業上中下游將吸引數萬億投資、帶來上千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量增長,為治理大氣污染、“減碳、降碳”做出重要貢獻,同時,有力的拉動經濟增長。
六、燃氣的內涵不斷擴大,不僅包括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傳統燃氣,還包括生物質氣、氫氣、合成氣等低碳、零碳的新燃氣。更加清潔、低碳的燃氣將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更大力量、降低能源轉型成本。
七、中國燃氣行業的主要任務
一是,落實習總書記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綠色復蘇發展的指示精神。以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做出貢獻;
二是,通過積極的宣傳、弘揚燃氣優勢,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到以天然氣為主的燃氣在實現“雙碳”目標過程中的作用,認識到發展燃氣對維護國家能源安全、推動經濟發展的意義,為行業發展爭取政策支持、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三是,遵循“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體制改革要求,加快國家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持續深化行業市場化改革和天然氣價格改革,進一步豐富資源和儲備多樣性結構,發揮綠色金融作用,促進產業發展;
四是,堅決推進天然氣增儲上產,提高保障我國天然氣供給安全的能力,優化能源結構,堅定不移的推動天然氣對煤炭等高碳能源的替代,大力拓展天然氣市場,擴大天然氣在發電、工業、城市燃氣、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五是,深入推進天然氣、低碳燃氣與可再生能源的融合發展,推進多能互補的現代能源體系建設;
六是,大力推進燃氣工業用戶的技術研發與節能改造,加強技術攻關、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推進全行業數字化、智能化,使燃氣更安全、更清潔、更高效、更便利、應用更廣泛,更好的滿足用戶需求,努力實現天然氣脫碳,深入開展減少燃除、甲烷減排等工作,大力發展和應用碳捕獲、利用和封存等技術,減少天然氣全行業及用戶的碳足跡;
七是,大力推動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管網互聯互通,進一步優化管網布局,提高LNG接收站利用率,加快儲氣設施建設,完善天然氣基礎設施公平開放機制,優化各類燃氣基礎設施的綜合利用水平,使燃氣的發展更加有底氣、有韌性、有支撐;
八是,加大國內、國際燃氣行業交流與合作,以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打造行業競爭優勢;深度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做出中國貢獻,不斷提升中國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和作用。
回顧過去,燃氣為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大氣污染治理、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展望未來,燃氣將成為中國實現2030年以前“碳達峰”、2060年以前“碳中和”目標的主力軍!中國燃氣行業要堅定發展信心、凝聚奮進力量,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主持者言】
《燃氣:中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主力軍》一文闡述了燃氣行業在我國實現“雙碳”目標中的地位和作用。文件明確指出天然氣是主體能源、基礎能源、清潔能源、低碳能源和終端能源。天然氣是可再生能源的最佳伙伴。
市燃氣集團作為城鎮燃氣經營企業,可以此文件作為參考,探索天然氣與可再生能源的結合方式,并以試點項目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
文中還提出燃氣內涵在不斷擴大,包括生物質氣、氫氣、合成氣等低碳、零碳的新燃氣。這種新燃氣概念的提出也值得引起公司重視,并開展相關研究或嘗試應用,尋求廣義燃氣能源供給藍海。
城燃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今年以來,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其中天然氣首當其沖,在氣候變化、能源轉型長期影響和冬季取暖等短期因素作用下,未來天然氣需求或將持續旺盛。浙江省燃氣協會理事長,杭州市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蘆俊在28日召開的2021年中國燃氣發展論壇之圓桌論壇上表示,當前燃氣市場已經到了需要重新整合的新階段,企業間“抱團取暖”的趨勢將日益明顯。
圍繞城市燃氣企業如何面對當下的能源危機、可持續發展問題,蘆俊坦言,盡管各地資源稟賦不同,用戶結構不同,改革進程不同,但當下“資源緊、氣價高、疏導難、壓力大”是全國城燃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
“氣價高的背后是疫情、地緣政治、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疊加,能源危機到底是暫時的還是常態化,作為企業家就要敢于面對市場和政策的不確定性。”蘆俊認為,從當前的政策角度來說,要做到“三個有”:一是有新有舊,能源的過渡、轉型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情,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雙創”和“雙碳”需統籌好,不能搞一刀切,不能搞運動式。二是有界有度,當市場供大于求時,要市場化多一點;當供不應求時,要計劃性多一點;政府、企業、市場、用戶的責任邊界要分清,行政化與市場化兩只手的把控度要處理好。三是有壓有保,杭州作為服務業大市,氣源結構中50%為民用氣、20%餐飲、10%醫院、10%機關政府學校,這90%都是不能壓的,而工業只有不到10%。
城市燃氣的發展方向在哪里?蘆俊提出,城燃企業要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堅持實現“三化”:一是扁平化,實現去環節、降成本,全產業鏈發展,環節越少余地越大,“增供給、降成本、惠民生、保安全”是目標。二是規模化,浙江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目前全省瓶裝氣企業有近1000家、管道氣企業也有近100多家,杭州目前正在推規模化改革,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通過整合屬地城燃企業,實現“同城同服務、同城同價格”。三是一體化,杭州燃氣改革提出“一城一網一企”,10區2縣1市實現“一盤棋、一張網、一體化”,提高一體化的公共服務水平。
近年來,杭燃集團以城鄉燃氣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積極落實國家和浙江省油氣體制改革要求,堅持杭州市天然氣“一盤棋、一張網、一體化”改革方向,推廣普及綠色能源天然氣,不斷提升城市燃氣民生工程、安全工程、綠色工程、溫暖工程“一體化、均等化”供給水平,為杭州實現“數智杭州、宜居天堂”愿景,提供綠色能源保障。
“發展大勢是必須要明確的,那就是疫情有不確定性、能源危機有不確定性。”蘆俊認為,作為城燃企業,必須要推動上下游企業同頻共振,實現抱團發展、交叉發展,對中國燃氣的可持續發展提出共同的聲音,為構建與城市國際化相匹配的綠色能源保障體系鼓與呼。
【主持者言】
“資源緊、氣價高、疏導難、壓力大”是全國城燃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面對困難,如何破題是各城鎮燃氣急需思考解決的問題。資源緊張的問題主要是發電用氣量增加、世界范圍內經濟復蘇、歐洲天然氣補庫和國內“雙碳雙控”政策等諸多因素影響。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資源緊張導致天然氣價格不斷攀升。這些都是外部的風險和挑戰。作為城燃企業很難左右國際能源市場變動。在此情形下,公司只有集中精力推進天然氣順價、上下游聯動抱團發展以及修煉內功保證城市燃氣系統安全穩定運營。為此杭州市燃氣集團將鉚定“構建與城市國際化相匹配的綠色能源保障體系”這一發展目標。堅持推進杭州市天然氣“一盤棋、一張網、一體化”改革工作。
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10月21-28日,全國 LNG 出廠成交周均價為7128.96元/噸, 環比上漲456.33元/噸,漲幅6.84%.。其中,接收站出廠周均價 6915.55元/噸,環比上漲559.18元/噸,漲幅8.80%。工廠出廠周均價為 7120.17元/噸,環比上漲326.03元/噸,漲幅4.80%。
國內LNG均價維持漲勢。價格方面,隨著國內保供需求增加,支撐國內LNG價格上行。供應方面,國內液廠原料氣供應受限,部分液廠降產或停產,海氣LNG船運到港量環比上周有所下降。需求方面,隨著全國大面積供暖季即將來臨,各地因保供任務要求,城燃補庫以及儲氣設施備貨需求較好,“壓非保民”將呈常態化表現,但當前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升級,市場活躍度受到限制,給當地行情帶來一定不確定性。
根據預測,近期LNG出廠均價預測值為7503.06元/噸。冬季臨近供應受限LNG價格或延續漲勢。未來LNG市場供應量或繼續以小幅減少為主。工廠方面從開停工計劃來看,下周河南等地個別工廠預計開機,四川等省少數工廠存在短暫的停機檢修計劃,開停機產能基本能夠互相抵消,但由于供暖季的臨近,出于“壓非保民”原則的要求,目前部分地區LNG工廠已經由于氣源的減少而出現了限量出貨、減產甚至是停機的現象,故短期內LNG開工負荷回升的可能性依然不大。接收站方面,近期城燃、儲氣庫等多方面補庫需求的增加支撐了LNG接收站的氣化外輸需求,槽批量相應受到抑制,供暖季臨近,后期接收站可能將會繼續削減LNG槽批出貨計劃。綜合以上因素,預計LNG供應量或延續下行走勢。
近期LNG市場需求量或難改疲軟局面。近日多省疫情病例再現,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再次引發市場關注,在嚴密防控下,新疆等地LNG出貨情況欠佳。此外,雖然冬季LNG工業用氣往往呈現出一段時間的偏強局面,但在目前的持續高價下,點供企業等多方面需求增長空間較為有限,下游接貨熱情不高。綜合來看,近期LNG清淡需求仍是主流。
綜合整體供需情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LNG供應量或以減少為主,需求量或難改疲軟局面,盡管供需兩弱,但是目前供應量減少對LNG市場產生的影響更為顯著。臨近11月份,北方將陸續開始供暖,屆時一方面,由于原料氣量的限制,LNG工廠生產會進一步得到抑制;另一方面,季節性調峰需求的出現也將進一步支撐LNG市場。除此之外,隨著冬季的到來,工廠氣源價格水平有望進一步提升,西北中石油11月上半月的原料氣競拍也即將展開,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LNG價格的下一步走向。據此預計,后期國內LNG價格漲勢或依然較為充足。
編 審:嚴益劍 評論主持:楊君、崔爽 特別鳴謝:陳淑賢、沈衛國、沈曉東、吳明來、余曉明 褚良玉、范列朋、鐘奇等聯合會專家 |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0號 網址:http://www.hzgas.com.cn/ |
|
附錄:
中國國際燃氣、供熱技術與設備展覽會概覽
2021年(第24屆)中國國際燃氣、供熱技術與設備展覽會與10月27日-29日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共組織1360余名領導干部和員工參觀展覽。通過參觀,發現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新設備,新工藝。
一、輸配運營
1、調壓站“體檢儀”
該設備可以對調壓裝置在線進行一次性檢測,包括調壓精度、關閉壓力、氣密性、放散閥放散壓力、回位壓力和氣密性等。并自動生成檢測報告與診斷報告的智能裝備。可測試城市燃氣1k-10MPa管道燃氣的調壓柜站,對于適用于高壓場站的調壓撬、中中壓調壓器和區域調壓器。
2、緊湊型調壓箱
緊湊型調壓箱由河北彗星調壓器有限公司研制生產。以展出的RX1500緊湊型調壓箱為例,其占地面積比一般設備減小約五分一。目前杭州市應用較多的為RX600調壓箱。據介紹該公司生產的同型號的設備占地面積也相對較小。
3、表后軟管系統
表后軟管系統由國琳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該設備可用于公建用戶。在燃氣表后直接連接軟管。這種方便快捷又安全的連接方式,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施工周期。
4、能量流量計:
天然氣計量方式主要包括體積計量、質量計量和能量計量三種。我國目前仍以體積計量方式為主。2009年8月1日,GB/T 22723-2008《天然氣能量的測定》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長輸管線上有采用能量計量方式。作為城鎮燃氣經營企業也需及時了解、熟悉能量計量方式,為計量方式轉變做準備
5、PE管示蹤探管儀
目前PE管示蹤采用金屬示蹤線方式。2000年左右安裝的PE管無示蹤線,金屬示蹤線在實際應用中存在斷裂失效等風險。儀器定位PE管位置十分迫切。會展多家設備廠商展示PE管示蹤探管儀設備,集團公司應對相關設備進行多維度比選,確認最優、最有效裝備。
二、安全檢測
1、管網系統防第三方破壞與泄露監測系統
該系統可實時采集上傳管線及周邊振動,氣體濃度、溫濕度等數據,通過無線傳輸,遠程匯報管道泄露及第三方施工狀況。可應用于高壓管道,監測燃氣濃度泄露情況,及第三方施工。但目前不能安裝于中低壓燃氣管線。
2、燃氣泄漏實時監測設備
該設備由北京燃氣開發的新技術,該技術能適用于不同環境的路面(馬路、綠地等)燃氣泄漏點濃度的實時監測。該設備小巧輕便,能滿足市政道路及鉆孔設備對打孔孔徑的尺寸要求,并能實現遠程采集現場數據,可實現現場多點、長時間連續不斷地傳輸。該技術(裝置)可用于大型施工現場工地的泄漏的監測或日常重點人流密集區、地鐵站點周圍區域管道的泄漏監測。
3、云臺固定式激光甲烷遙測儀
該設備適用于各種類型的燃氣場站,可對場站的各種燃氣設施進行24小時不間斷掃描檢測,加大場站的安全監控力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每個系統均搭載有激光甲烷遙測儀與視頻攝像頭,可獲得實時圖像和天然氣濃度綜合數據。
4、電動車激光甲烷遙測巡檢系統
根據初步統計,集團所屬各單位每天共有約120余人,騎行電動自行車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對燃氣管線進行巡查。目前我站巡檢員配置的激光檢漏儀體積相對較大,在騎行時用激光儀對管線進行巡查有一定的難度。電動車激光甲烷遙測巡檢儀配有高精度GPS、北斗雙模定位終端和專用APP\PC端軟件,有效的提高了燃氣管網的巡檢效率,檢測進度和定位精度。
5、北斗高精準燃氣泄漏檢測系統
該系統采用ABB腔增強激光專利技術的甲烷/乙烷分析儀,與傳統檢測設備相比其靈敏度高出1000倍,能檢測氣體濃度十億分之一(ppb級)變化,可對150米范圍內進行瞬時檢測,識別氣體來源,生成檢測報告,評估燃氣泄漏狀況。該系統可將數據儲存在設備里,也可以實時傳輸到云端,進行集中監控,從而提升城市燃氣安全保障。
三、施工安裝
1、鞍型旁通帶氣開孔設備
該設備的使用,可以實現PE管帶氣開孔功能。該設備原理與中壓鋼管帶氣開三通基本同。可應用于小區主管低壓開三通或非居用戶地下PE管帶氣開三通,可實現不停氣操作。但目前該裝置現只適用于低壓管線。
2、萬粘防腐膏
該材料可用于異形管件防腐、螺栓防腐、管道補口及管道套袖的防腐,也可用于儲油罐邊緣板與基礎之間的縫隙及閥門井防腐等。該材料的優點為可只去除表面浮物及油脂,表面潮濕或表面帶銹施工對附著力沒有影響。避免了普通防腐涂料除銹的麻煩,或除銹不徹底涂層脫落的缺陷。目前該材料已在西氣東輸場站上進行試用,缺點為該材料目前價格偏高,可持續跟蹤予以關注或有限的進行試點使用。
3、便攜式PE相控陣超聲檢測儀
該設備由上海海驕機電工程有限公司制造。能完成現場對PE管道電熔或熱熔焊縫的現場檢測,可有效檢測發現電熔連接接頭中存在的缺陷,如熔合面夾雜、孔洞、金屬絲錯位、冷焊或過焊等和熱熔對接接頭中存在的缺陷,如熔合面夾雜、空洞、未熔合等,提高PE焊接的質量。
4、管路不停輸開孔封堵設備
近幾年,杭州市處于城市大建設時期,施工工地較多。公司處理的燃氣管道移位遷改工作日益增多。目前公司采用的方式是關閉需遷改管道的前后閥門進行停氣作業,將需遷改移位的內的燃氣對空排盡后方可作業。有時為了遷改一小段管道導致大量的用戶停氣。該工具可以優化拆遷改作業模式,減小對用戶影響。
5、碳鋼不銹鋼卡壓管件
卡壓技術是二十世紀50年代末,由瑞典工程師發明,1967年在德國開始實施卡壓技術,逐漸流行于歐美,經歷半個世紀的沉淀驗證了卡壓技術的可靠。自此,世界各地已廣泛使用。碳鋼卡壓式管件,產品具有安裝快捷、可靠耐用、耐壓力高、抗震力強、省工省料等優勢。
四、新能源系統
1、燃氣發電熱水機
三聯供應用,在建設中投資總額阻礙了很多用戶使用意愿。燃氣發電熱水機,發電、熱水兩項功能滿足用戶需求,投資少,設備小巧,使用便捷。全年使用,可以改變采暖鍋爐只在冬季采暖季使用,也有利于降低不均勻系數。
2、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混氫運輸系統
該設備由北京市公用工程設計監理有限公司展示。該系統采用撬裝天然氣制氫設備,同時兼顧光伏發電+電解水制氫。LNG加氣、H2加氣,制取H2摻混在CH4中,利用天然氣管道進行運輸,給新能源汽車充氣、充電。其中天然氣制氫成本基本可控制在25元/kg左右,光伏發電制氫成本可控制在10元/kg左右。
3、地熱能利用系統
北京優奈特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打造的系統,考慮資源稟賦、熱流體傳輸方式、溫度范圍以及開發利用方式等因素。地熱資源分為淺層地熱、中深層地熱(水熱)及干熱巖等。淺層地熱能由地球內部能量傳導和太陽輻射共同作用而產生,一般溫度低于25℃;中深層地熱能蘊藏在地下水中,通過天然通道或人工鉆井方式采集,溫度在25℃以上,一般距離地表200米以內;干熱巖一般埋藏數千米深,溫度大于200℃。地熱能通過熱泵發電整合在多能耦合系統中利用。
4、壓差發電系統
北京煤熱設計院展示的壓差發電系統所發電能調壓站自發自用。利用天然氣輸送高壓管網轉為中壓管網的壓降差或LNG氣化所產生的壓降差進行發電。發電設備為壓差發電箱。
5、生物質氣系統
由北京優奈特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生物質氣系統主要通過農村畜禽糞污和秸稈發酵,產生的沼氣(CH4、H2、H2S等)燃燒或發電。生物質氣產業化可融入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形成與常規天然氣融合發展。
6、燃料電池技術
北京市公用工程設計監理有限公司展示燃料電池技術,利用質子交換膜電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進行發電。磷酸燃料電池可利用天然氣、甲烷、沼氣發電。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可利用CH4、CO、沼氣、LPG、低濃度H2發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