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資訊2024年第3期(總第450期)
行業動態:未來風電和光伏將不再大規模并網
政策:山東3月起免征氫能車輛高速公路通行費,氫能板塊漲停
技術前沿:人工智能技術火熱,智能巡檢機器人未來可期!
杭燃:“四個欣慰”給肯定,“三個發力”強奮斗——杭天公司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
資訊: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內部資料免費交流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
匯編 |
未來風電和光伏將不再大規模并網
2024年執行容量電價保底政策,就是保護火電主體地位不受到沖擊。在這個前提下,電網能夠消納風光電的容量會越來越少。
受極端天氣的影響,風電和光伏這兩種可再生能源的輸出功率波動性成為了一個無法徹底解決的問題。盡管技術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仍然難以完全消除這種波動性。
因此,未來風電和光伏的消納模式將不再是簡單的大規模并網,而是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實現就地直供和消納。
在這種趨勢下,風電和光伏產業將與智能微電網、儲能技術等領域進行更緊密的合作。通過將風電和光伏發電系統與智能微電網相結合,可以實現電力的就地直供和消納,同時還能保證供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通過與儲能技術的結合,可以在電力需求高峰期或電力短缺時,利用儲能設備進行電力調節,進一步提高供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風光電制氫,成為解決風光電消納的重要途徑之一。風光電制氫技術是一種將風能和太陽能轉化為氫能的技術。
通過電解水的方式,將水電解成氫氣和氧氣,然后利用這些氫氣來儲存和利用電能。這一技術的出現,不僅可以解決風能和太陽能發電的間歇性問題,還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風光電制氫技術的優勢在于其高效、環保和經濟性。首先,該技術可以將風能和太陽能的高效轉化為氫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次,氫氣是一種清潔的能源,燃燒后只產生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最后,通過儲存和運輸氫氣,可以將其輸送到需要的地方,實現能源的分布式利用,降低能源輸送成本。
除了與其他產業的融合,風電和光伏的消納模式還可以通過多元化能源供應的方式來實現。在某些地區,可以利用風電和光伏發電系統與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進行互補,形成多種能源共同供應的模式。
這種多元化的能源供應模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時也能降低對單一能源的依賴,進一步提高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綜上所述,未來風電和光伏的消納模式將不再是簡單的大規模并網,而是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就地直供和消納。這種趨勢將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保障能源安全,同時也為風電和光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因此,地方政府引入風電和光伏投資,配套產業將會是剛需,而且配套的產業不是為了給你換外送通道,而是能夠就地消納你的風光電。未來風光電+儲能、制氫+產業一體化將是投資重點。
(來源:能源電力公社)
【主持者言】
由于風光電的不穩定性,對電網運行的穩定性影響極大,據了解,風光電上網增量有極限,上限預計在30%。由此可見,未來風電和光伏的消納模式將不再是簡單的大規模并網,而是需要與其他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電力的就地直供和消納,同時還能保證供電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帶給我們的啟示:一、要在發展上限前抓緊發展光伏,爭取有限的上網資源。二、隨著風光電的增加,儲能必定是發展趨勢,未來風光電與儲能、綠電制氫將是地方政策推廣投資的重中之重!
山東3月起免征氫能車輛高速公路通行費,氫能板塊漲停
一則圍繞山東省氫能產業政策的消息再度引爆氫能板塊。2月29日,據《青島日報》等山東當地媒體報道,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山東省發改委、山東省科技廳三部門近日發布《關于對氫能車暫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費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稱,自2024年3月1日起,對本省高速公路安裝ETC套裝設備的氫能車輛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試行2年,到期后再根據執行情況適時調整。
界面新聞記者就此通知致電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對方表示官方平臺目前沒有發布該文件;隨后記者向山東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問詢,對方亦表示目前沒有收到該文件通知,確切消息需要等部門正式發布文件才能知道。
氫能汽車是指以氫為燃料的汽車,將氫反應所產生的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以推動車輛,當前主要為氫燃料電池車。
上述消息引發了氫能板塊的上漲。截至今日收盤,Wind氫能指數下59家企業全部上漲,厚普股份(300471.SZ)、億華通(688339.SH)以20%的幅度漲停;雄韜股份(002733.SZ)、雪人股份(002639.SZ)、美錦能源(000723.SZ)等七家10%漲停;致遠新能(300985.SZ)、富瑞特裝(300228.SZ)等四家漲超10%;金通靈(300091.SZ)等多家漲超6%。
根據2020年山東省發布的《山東省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20—2030年)》,山東省年產氫氣260萬噸左右,居全國首位,大部分為工業副產氫,品質較好、價格低,具備大規模利用的成本優勢。同時,山東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全國第一、風電裝機規模全國第四、在運在建核電裝機570萬千瓦,具備新能源制氫的良好條件。
此外,山東省氫能產業基本覆蓋氫氣制取、儲運、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燃料電池汽車及配套產業領域,重點企業(研究機構)達50余家。
當前正處于規劃的第二階段,即2023-2025年,氫能產業鏈條基本完備,培育十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知名企業,燃料電池發動機產能達到5萬臺,燃料電池整車產能達到2萬輛,燃料電池軌道交通、港口機械、船舶及分布式發電裝備產業實現突破,氫能產業總產值規模突破1000億元。
早在2021年4月,科技部就與山東省政府簽署“氫進萬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協議,山東成為全國首個氫能大規模推廣應用的示范省份,選取濟南、青島、濰坊、淄博四市共同組織開展示范,實施周期為五年(2021-2025)。
在高速路方面,山東省已有兩縱兩橫“氫走廊”的規劃,計劃在有條件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及沿線建設商業化運營加氫站,到2025年建設不少于30座加氫站。其中,縱向走廊為京滬、京臺高速公路(山東段)沿線、濱州-萊蕪-臨沂高速公路沿線,橫向走廊為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山東段)沿線、日照-蘭考高速公路(山東段)沿線。
氫燃料電池車是氫能產業的重要一環。目前氫燃料電池車主要集中在商用領域。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2023年氫燃料電池汽車全年產銷分別約5600輛、5800輛,同比分別增長55.3%、72%。
據工信部數據,2023年共發布了12個批次(第367批—第378批)汽車新品公告。其中,燃料電池汽車新品累計上榜296款車型,同比幾乎持平,包含燃料電池貨車254款、燃料電池客車38款、燃料電池乘用車4款。
山東省已將燃料電池車納入交通示范。根據規劃,山東鼓勵濟南、青島、淄博、濰坊、濟寧、聊城等市率先將燃料汽車納入政府采購范圍,新購置或更換城市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等時按一定比例選用燃料電池汽車;逐步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工礦區、港區、重點產業園區示范應用。
在高速公路運輸場景中,規劃指出,依托青島、淄博兩市化工副產氫和氯堿副產氫資源優勢,適時推進建設董家口港區-山鋁長途燃料電池重載汽車運輸項目,滿足物流運輸需求。
(來源:人民政協報)
【主持者言】
山東出新政,鼓勵發展氫燃料汽車,將燃料電池車納入交通示范,給加氫行業釋放了利好消息,相信未來國家和省市將不斷出臺各類推進氫能發展的新政,鼓勵加快氫燃料汽車的發展。
氫能是我國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的戰略選擇。當前杭燃集團旗下的各加氣站正在面臨轉型升級,我們一定要抓住機會加快加氫站的建設,提前布局,提前占領加氫市場。
人工智能技術火熱,智能巡檢機器人
未來可期!
近段時間,關于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消息鋪天蓋地,熱度居高不下。通過無數人的各種測試,人們發現它可以敲代碼、可以改bug、可以寫論文、可以講笑話……隨著ChatGPT的“一夜爆紅”,人工智能逐漸成為當下最受關注的熱點板塊,也為各行各業轉戰“新賽道”打開新思路。業內人士紛紛認為,在越來越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智能巡檢機器人行業在未來10年將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勢頭。
那么,智能巡檢機器人的“智能”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我們以北京訊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U7衛士”為例,來體會它的過人之處。
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U7衛士”主要用于油氣、石化等行業中的例行巡檢、現場偵測、看護運行、現場監護等應用場景。它既可以代替人工進行日常的自動巡檢任務,也可以被遠程遙控派到現場進行數據收集、態勢評估和應急指揮等任務。它強大的本領主要基于采用了眾多智能技術手段。
一、智能融合導航技術
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能夠完全自主駕駛、精確定位,并且可以實時感知路況自主避障。因為它的導航系統采用了北斗精準定位、三維激光SLAM建模和戰術級慣導深度融合的方式。這種融合導航方式,既可以保障導航的高精度,又可以避免只采用SLAM導航所面臨的環境適應性問題。
二、智能傳感器探測技術
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上面搭載了多種智能傳感器設備,例如激光甲烷遙測儀,它可以通過非接觸的方式,在遠距離實現對甲烷氣體濃度的高精度高靈敏度的探測。搭載的高清相機和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同時在可見光和紅外波段對目標進行觀測,使安全隱患無所遁形。
三、智能識別技術
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使用了人工智能識別技術,能夠精確識別各式儀表的讀數、閥門開關的狀態、液體跑冒滴漏現象、設備溫度異常信息、危險火源等。當安全隱患被自動識別出來后可以立即發出告警提示,確保可以第一時間解決安全隱患問題。
四、智能充電系統
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具有自主充電功能,采用了智能非接觸式無線充電系統,當需要充電時會自動返回智能機器人室進行充電,保證機器人工作的可持續性。機器人與機器人室設計有智能聯動功能,從機器人返回到充電全程無需人工干預。同時智能充電系統具備過流保護、短路保護、防雷電設計等功能,保障充電過程的安全性。
如今,通過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智能巡檢機器人領域迎來突飛猛進的發展。那么未來,人工智能技術有沒有可能與智能巡檢機器人或者工業機器人領域進行更深度的結合呢?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內容和案例,相信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來這一領域有可能出現更多的應用。
(來源:博燃網)
【主持者言】
北京訊騰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北斗防爆智能巡檢機器人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實現遠程巡檢,具有自主導航和智能巡檢功能,同時通過內置傳感器、攝像頭和激光雷達等工具實現智能數據化管理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杭燃集團科技信息部目前正在積極推動與申昊科技公司合作開展的東部應急氣源站智能巡檢機器人,該智能巡檢機器人可自主開展對外設備巡檢,實現設備區域自動化巡檢,通過站端集控平臺實現全方位管控的目的。目前申昊科技公司已完成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建設方案,相信在不久之后就能進入安裝、試點階段。
“四個欣慰”給肯定,“三個發力”強奮斗——杭天公司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
2月22日下午,杭天公司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受表彰的先進個人和團體、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兩級中層干部、班組長、勞模工匠及部室管理人員代表150余人參加,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萬向偉出席并作重要講話。
會議由杭天公司黨委副書記俞紅偉主持。大會表彰了2023年度“十佳員工”、“創新創優團隊”;沈曉東、章拯、劉珣、唐晨、龐申強、丁榮榮6名代表,圍繞重點工作推進、先進人物引領、基層管理夯實等工作進行了表態發言。
杭天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小冬作題為《賡續初心強基固本,追逐夢想蟬蛻龍變,為推動公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而奮斗》的年度工作報告。用“八個穩中有進”客觀總結了2023年發展成績,明確2024年要圍繞“六大目標”、攻堅“做大規模,提升保供穩價高質量發展水平;客戶第一,提升市場競爭能力高質量發展水平;安全優先,提升企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水平;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管理高質量發展水平;黨建引領,提升員工隊伍高質量發展水平”五大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改革創新穩基礎,提質增效大發展,推動公司現代化建設不斷跨越前行。
萬董對工作會議質量表示肯定,并對杭天公司2023年工作表達了“四個欣慰”,很欣慰杭天公司的“持續向好、韌性生長”;很欣慰杭天公司的“咬定目標、加壓奮進”;很欣慰杭天公司的“勇于創新、做優做強”;很欣慰杭天公司的“人才輩出、各領風騷”。針對2024年工作,圍繞杭燃集團提出的“加快全產業鏈拓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奮力打造‘百億杭燃’,實現集團能級歷史性跨越”目標,希望杭天公司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在目標引領上持續走在前列,保持“穩中快進”的發展態勢,持續發揮“挑大梁”“做示范”的作用。二是在產業發展上持續走在前列,在“氣源資源、資產整合、市場拓展、工程建設、LNG貿易、非氣業務、科技賦能、用戶服務”八個方面持續發力。三是在卓越管理上持續走在前列,安全生產保持“如履薄冰”,防患未然,抓好安全落腳點;精益管理做好“加減乘除”,在開源增效、成本管理、創新驅動、流程優化上下功夫;隊伍建設激活“一池春水”,繼續發揮“領頭雁”作用。
最后,萬董希望杭天公司全體干部員工,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開拓創新、拼搏奉獻,為杭州燃氣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再立新功。
本次工作會議還邀請了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馬攀,帶來了題為《我省能源政策和天然氣發展的若干思考》的精彩講座。
(來源:杭州燃氣集團)
【主持者言】
杭天公司召開2024年度工作會議,在工作上,對2023年進行全面回顧總結,表彰先進,分析形勢,部署2024年工作目標任務;在思想上,動員全體員工進一步善作善成、謀定而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能源集團和杭燃集團2024年度工作會議精神。杭燃集團董事長萬向偉肯定了杭天公司2023年的工作,并希望干部員工能以龍騰虎躍、魚躍龍門的干勁闖勁,全力推進杭天公司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以“穩中求進、創新發展”為發展理念為杭州燃氣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再立新功。
液化天然氣市場信息
2月21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顯示,2月12日-18日,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131.88點,周環比下跌0.18%,同比上漲2.38%。
2024年2月21日,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顯示,2月12日-2月18日,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為131.88點,周環比下跌0.18%,同比上漲2.38%。
最近一周,國際油價呈現波動上漲態勢,市場主要受地緣政治局勢、供需基本面以及貨幣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地緣政治方面,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導致市場對原油供應的擔憂情緒增加,成為近期油價上行的主要動力。從宏觀經濟及貨幣政策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都上調了經濟增長預期,OECD將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上調0.20個百分點,至2.90%,并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OPEC將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預測的2.60%和2.80%分別上調至2.70%和2.90%,分別上調0.1%;同時,OPEC還將美國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今年調整至1.60%,明年調整至1.70%。此外,美聯儲降息前景令美元承壓,利于油價上漲。供需方面,OPEC對全球經濟持樂觀態度,根據該機構對未來石油需求的預測,仍有增產空間,但美國IEA對石油供需基本面的看法不太樂觀。美國供應方面,石油鉆機數量在連續三周保持穩定后出現減少,但原油產量徘徊在周紀錄高位。
EIA周三公布的庫存數據顯示,截止2月9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環比大幅增加1,201.80萬桶,達到去年12月中旬以來的最高水平4.3945億桶,但比去年同期低約6.80%。NYMEX的WTI原油期貨交付地-俄克拉荷馬州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在連續五周下降后出現增加。截至2月9日當周,庫欣地區的原油庫存增加71萬桶,回升至三周高點2,877.10萬桶,但比去年同期低27.60%。
現貨市場,截止2月16日,中東基準原油現貨估價繼續上漲。迪拜原油現貨估價漲至82.11美元/桶,環比上漲1.48%;阿曼原油現貨估價漲至81.99美元/桶,環比上漲1.40%。
由于貿易流程原因,我國原油進口到岸價格往往比國際市場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滯后一段時間。近期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將在后期原油進口到岸價格中逐漸顯現。
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編制由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于2019年12月18日以價格形式首次面世,自2020年9月23日起調整為以指數形式發布,以2018年第一日歷周為基期(當周中國原油綜合進口到岸價格為3114元/噸,價格指數為100)綜合反映上一周我國原油進口到岸的價格水平。這是對我國編制自己的原油標桿價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場透明度,為原油化工市場化提供重要參考依據,有利于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及時有效對接,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國際石油天然氣市場上的影響力。
評論主持:楊君、姚崢祎
| |
杭州市燃氣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天目山路30號 網址:http://www.hzgas.com.cn/ |
|